粉底
化妆需要先打粉底。古人所用的粉底一般是铅粉,所以后人干脆用“铅华”来指称粉底。有一首《田家谣》宋诗写道:“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说的是一户农家的二媳妇比较爱美,忙里偷闲化妆打扮。但铅粉虽可美白,毕竟有*,所以宋人又用石膏、滑石、蚌粉、腊脂、壳麝调制粉底。
明朝人秦兰征则介绍了一款用紫茉莉与白鹤花果实制作粉底的古法,这里也抄来献给诸位DIY:“收紫茉莉实,拣取其仁,蒸熟用之,谓之‘珍珠粉’。秋日,白鹤花发蕊,剪去其蒂,如小瓶然,蒸熟用之,谓之‘玉簪粉’。至立春仍用珍珠粉,盖珍珠粉遇西风易燥,而玉簪粉过冬无香也。”你也试试?
出土的宋代粉盒与粉扑
胭脂
胭脂也是宋朝女子不可离之须臾的化妆品,欧阳修有不少艳词都写到了胭脂,如“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古人调制胭脂的原料有红蓝花:“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产,故曰燕脂。”宋人也用一种叫做“紫铆”的植物分泌物制作胭脂:“紫铆状如糖霜,结于细枝上,累累然,紫黑色,研破则红。今人用造绵烟脂,迩来亦难得。”
由于女性消费者对胭脂的需求量很大,宋朝城市中便出现了以卖胭脂为生的商人,有些胭脂铺子,已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梦粱录》的“铺席”条记录了一批“杭城市肆名家”,类似于今日的驰名商标,其中就有“修义坊北张古老胭脂铺”与“染红王家胭脂铺”。
口红
一个美妆,少不了一支口红。宋朝少女们的妆奁内也有口红呢。一首宋词写道:“宝奁常见晓妆时,面药香融傅口脂。”这里的“口脂”便是口红。我们从电视剧看到,古时女性抹口红的方式是双唇抿一下红纸。其实这是编导胡扯出来的。古人用的口脂,一般是膏状,或管状——跟你现在化妆包里的口红差不多。这种口脂的原料主要是蜂蜡,以紫草、朱砂染色,用小竹简为模具,制作出来的口脂为圆条状,装入圆筒之内,便可以使用了。宋朝女子的口脂还加入了香料,所以她们留下来的唇印,还带着香味。
染甲液
今日的城市女性有“美甲”的时尚,古代的女子一样也爱“美甲”,一首唐诗说:“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这位弹琴的唐朝少女便染红了指甲。那么古人用什么染甲呢?她们有秘制的染甲液。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介绍了一条美甲的方法:“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老妇人七八旬者亦染甲。”你看,连老人家也爱染红指甲。
此外,在宋朝女子的化妆盒内,梳妆打扮用的铜镜、梳、篦、花钿、发簪,剃眉毛的小刀,修剪指甲的小剪子,当然也是一样不能少。
图文
源于我们都爱宋朝
编辑
渔公子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
趣闻丨当熊猫滚滚走进中国传世名画中,没有最萌,只有更萌!
趣闻丨此人当宰相3年,天天喝酒吃肉毫无作为,死后却获千年颂扬
趣闻丨清末巨商第一豪宅,当之无愧的明清宅院典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