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最华丽的俯冲轰炸,尽在美式抗日大片决战
TUhjnbcbe - 2025/4/18 21:15:00

年12月7日之前,驻扎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上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上一片祥和,美军除了日常训练,就是在军队俱乐部把酒对歌,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了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的美国军队以及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偷袭事件在世界历史上不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美国造成了重创和极其深刻的打击,在年拍摄的《珍珠港》中,通过两个空军飞行员的视角可见一斑。

由拍摄过《》、《后天》这种硬核灾难片的特技电影罗兰·艾默里奇指导,此次的《决战中途岛》,则把重心放在了珍珠港事件之后,美日两军的博弈和较量。

中途岛战役始于年6月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迅速做出反应,不仅派轰炸机前往日本本土,而且成功破译出日军的后续作战计划,美军不但击退了日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也使日军损失了四艘主力重型航空母舰。

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接连发生的两起大规模战役,本质上,都是同一战争事件中的两次不同表现形式,6个月前,日军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美军傲慢自大,军心涣散,而6个月后,两军气势上调了个儿,众志成城,爱国救国的是美军,狂妄自大,轻敌妄断的是日军。

《决战中途岛》和此前大获成功的《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相比,它们在战争双方的塑造上,有了极大的不同。

《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都是赞颂在战役中做出重大牺牲的战斗英雄,而《决战中途岛》则放的很均衡,它没有依照正方反方论,去丑化或者美化任何一方,而是从空中,海底,海上,作战后方,情报系统,总指挥中心,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上,极为详尽的解释此次战役的起因和结果。

影片大致由七个部分组成,电影开场就对日本发起珍珠港偷袭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当时,日军的石油进口依靠美国,因此日军要通过轰炸珍珠港,打击美国,进而攻击美国西海岸,拿到军事上的石油控制权。

随后,珍珠港偷袭事件发生,两军正面交锋,通过航拍视角直观展现了太平洋舰上的狂轰乱炸,日军的突然袭击,美军的举足无措,做了简短却有力地交代。

随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巨人被唤醒了,罗斯福总统任命尼米兹为总指挥官,在敌众我寡的危机下扭转败局。

在以往的战争场面展现上,影片都会把主要情节推动放在空军和海军上的较量,而此次的《决战中途岛》则让后方情报部门的重要性有了充分体现,虽然大格局上由重要人物主导,但在关键点上左右风云变幻的则是埃德温·莱顿、杜立特、迪克·贝斯特这样的小人物。

在后方的博弈中,因为莱顿的倾注全力,美军因此获悉了日军即将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计划,做了缜密的布防,而前方轰炸东京和珊瑚海战役两线并行,极大地丰富了作战的角度,作战时的紧张和焦灼更添几分。

战役进行到胶着状态,几位空军的心理变化和空中作战表现进行了全方位展现,有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上战场的,有飞过一轮开始惜命的,有不在乎生死,却在战友丧生后开始愧疚的.......空军的殊死一搏让战争有了转机,美军先后击毁了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扭转战局,成就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决战中途岛》尽量降低了战争场面的爆米花式廉价感,而是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时间去填充整部电影的肌理,片中的人物从大到小,从将领到普通士兵,都是有原型依据的,谁截取的情报,谁做判断,谁执行,都有明确的分工。

除了美方事无巨细的各色人等描述,对于日本军方的描述,影片把重心放在了日本海军舰队总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南云中将和山口多闻少将身上。

山本五十六在历史上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美国外交领事馆任职多年的美国通,他既懂美式思维,又精通先进的战术,他是珍珠港事件和后续中途岛战役的总指挥,是日军的轴心,是沉稳、老练又自尊心极强的军事将才,南云中将和山口少将身上也突显着优秀军人的职业素养。

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视角和细致入微的历史真相剖析,赋予了《决战中途岛》战争科普片的厚重与严肃,《决战中途岛》在追求娱乐最大化,标新立异的今天,却延续着60、70年代战争片的传统和经典,它用事实说话,既有军人的临危不惧,也有小人物在生死面前的考量。

除了故事历史依据上的缜密,双方塑造上的平衡,罗兰·艾默里奇为了突显这场战争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和当时对美军处境的决定性影响,他在空军作战场面上做了更为紧张刺激的设定。

多数影片会渲染场面惨烈,而《决战中途岛》则很另类,他用人类战争史上最危险也是最华丽的战术:俯冲轰炸来表现!如猎鹰觅食般的从上往下加速俯冲投弹,一头扎下去,既要保证投弹精准,又得避免飞机撞上航母或者被子弹击穿而有去无回,在那个没有雷达、制导,只能扔“铁饼”的二战,扔炸弹绝对是一门学问。

在电影中的多次俯冲场面,让飞行员命悬一线,也让观众心卡到嗓子眼,这种交互性的视觉体验,让观众为飞行员捏一把汗的同时,又对角色产生了共鸣,这也要比单单的支离破碎的劫后场景呈现高明的多。

《决战中途岛》规避了战争惨烈情绪传达所带来的观影负担,它从一而终的践行了战争科普的原理,事情的真相和原貌本身,促使惊险刺激有着极好的故事性,美军如何殚精竭虑的破获日本的军事机密,空军在一线的破釜沉舟,航空母舰在水面上的沉着应战和潜水艇在水下的辅助,东京轰炸之后美国空军在中国上空迫降,中国军民的倾囊相助虽然寥寥几笔带过,也让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阐述。

什么是战争,为什么要反战,电影史上无数的战争题材从各个角度,层面进行了刻画,《决战中途岛》的厚积薄发和这些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一脉相承:尊重史实,正视真相,就是对战争中死去的烈士最好的缅怀,也是避免重蹈覆辙的警醒。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华丽的俯冲轰炸,尽在美式抗日大片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