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科技发展的最强催化剂,一战时期的海洋还是战列舰的天下,在二战时期,就已经逐渐被航空母舰所替代;但是真正爆发航空母舰战斗的次数寥寥无几;因为德国一直没有发展出航母来。
来来去去也就日本和美国爆发过的六次航母大作战;在这六次航母战中,日本面对美国的航母作战群,两胜四败,最终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其中日本最引以为傲的“大和”级超级战列舰,面对航母作战机群的轮番轰炸,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战绩的情况下沉入海底,也彻底宣告了“钢铁怪兽”战列舰时代的终结。
第一次航母大战:珊瑚海海战
珊瑚海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年5月,美、日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的海战。珊瑚海海战是战争史上航空母舰编队在远距离以舰载机首次实施交战,也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第一次受挫。
同时珊瑚海海战是战争史上航母编队在远距离以舰载机形式首次实施交战,双方军舰都没有碰面,也几乎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公平的一役,双方都是突然相遇,基本反映出双方的战斗力。
双方各自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但美国失去了大型航母列克星敦号,而日本仅损失了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飞机方面日本损失飞机77架,美国损失66架,这使日本在战术上获得小胜,但却没能达成预定目标。
第二次航母大战: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于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
另外它距珍珠港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第三次航母大战:东所罗门海战
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双方海军在瓜岛东南海域展开了瓜岛战役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海军之间的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后的第三次航母对决。
此次海战,日美双方出动的主要兵力对比为:航母3:2,水上飞机母舰1:1,战列舰3:1,巡洋舰16:4,驱逐舰30:11,日军几乎比美军多一半,然而日军被击沉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被击伤水上飞机母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90架。
美军仅一艘航母被击伤,损失飞机17架。美军在战斗中只损失了7名飞行员。然而,日本失去了61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对日本来说他们是难以替代的,因为他们已制度化的海军飞行人员培训计划能力有限和缺乏训练有素的后备役人员。
可以说日军在这次海战中是彻底失利。不仅歼灭美军航母编队的企图没有实现,而且向瓜岛增援的目的也没完成。
第四次航母大战:圣克鲁斯海战
圣克鲁斯群岛战役发生于年10月2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第4场航母战役和美国海军和日本帝国海军之间在漫长的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第4场海上战斗。类似于前三次在珊瑚海、中途岛和东所罗门的航母间战斗,双方舰艇很少在直接视线范围内看见对方。相反,双方几乎所有的攻击均由航空母舰上的或陆基飞机发动。
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地面进攻被盟军地面部队在埃德森岭战役中击败。盟军水面舰艇被迫退出战斗区域因为其中1艘航空母舰沉没及另1艘受到严重破坏。然而参战的日军航空母舰也因舰载机及和机组人员损失巨大加上2艘航空母舰受到重大损害而退出战斗。
日本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船舶沉没和损坏方面损失巨大,而且失去的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这曾为日本提供了相对于盟国而言重要的长期战略优势,相比之下盟国飞行员在战斗中损失相对较低。
第五次航母大战:马里亚纳海战
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盟军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夺得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中太平洋展开攻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自澳大利亚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发动跳岛作战,年上半年两条战线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势不可挡。
为了进一步削弱日本的工业潜力,盟军需要占领地位重要、正在日本“绝对国防圈”上的马里亚纳群岛做为B-29远程轰炸机基地,尼米兹派出中途岛战役的英雄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执行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任务,其率领的第五舰队拥有15艘航空母舰,年6月15日在塞班岛成功登陆,由于进展顺利,斯普鲁恩斯原订18日攻占关岛。
日本总部也意识到美军的企图,丰田副武接替殉职的古贺峰一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后,于年5月20日发起“阿”号作战(あ号作椋M诿谰セ髀砝锬芍剩尚≡笾稳芍薪斓9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部队可以对美军第五舰队进行致命打击。
马里亚纳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战役结果日军损失三艘航空母舰、架飞机,又无法援救马里亚纳的日本守军而遭到惨败。
第六次航母大战:莱特湾大海战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艘驱逐舰与近架军机参与了战斗。
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
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沉,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联合舰队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