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6月21日这天,属于太平洋战场的冲绳岛战役划上了句号,冲绳岛战役以日军为失败者,造成了日军11万伤亡,美国抓获日军俘虏为结局,这场战役中,日本军队总共还失去了架飞机,以及20艘海军舰艇,另外冲绳岛上约有十万人民在这场战役中死去。也就是说无论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这场战役都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单论美军,虽然付出了巨大伤亡,但也收获颇丰,日本的空军,日本海军基本不复存在,从那时起日本就失去了进行大规模海战空战的能力。随后美国军队就准备对日本本土发起进攻,没落行动计划由此产生,意图全面对日作战,与此同时,日本号召“一亿国民总玉碎”以应对可能会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美军没落行动受阻,最后美国采用了今天的人们广为熟知的办法,两颗原子弹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蘑菇云,日本战败的命运就已经被书写好了。
在年,二战已经走到了终结的边缘,各处受挫的日本就连本土都受到了来自美军的打击。为了应对美国的进攻,日军开始紧急筹备各种东西,要不计一切代价进行反击,声称要实现“一亿玉碎”的计划,没有任何选择投降的可能。还写了计划书,准备了相关的战术战略,称为《“决”号作战准备纲要》。讲真的,日本人的自信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这个依仗也很好理解,他们完成了在国内的征兵,又有了很多的新生力量,包括武器,数量也不少,真的是无论性别和年龄,有点力气的都被征兵征走了,武器也不全是正经的步枪弹药,很多连古董枪、炸药包,甚至竹枪都用上了。日本人的固执已经无法动摇,日本也不太可能突然醒悟回头是岸,自己宣布投降,还要强行登陆的话只会加大伤亡,于是美军直接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使用了原子弹,惨烈的状况终于让日本人清醒了,日本放弃了抵抗,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投降。
依照制定好的计划,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两个重要城市作为原子弹轰炸的地点,时间则在年的8月6日和9日,在幸存者的记忆里,那个时候世界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城市笼罩在不详的闪光和烟云中,轰炸结束后的几天内,日本果断宣布投降,7天时间内,原子弹的威慑力之大,能让一个国家不敢在继续抵抗。直至今日许多人也认为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拖垮日本的是美军使用的慢热型战术。
所有人都明白,二战末期日本受到了来自美国的两枚原子弹的轰炸。两枚原子弹的投放时间之间间隔了三天,分别是年8月的6日和9日,终于在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正式结束,这个事件中把核武器的威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据美方表示,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代号是“小男孩”,投放到长崎的原子弹代号是“胖子”,离投降只有一周左右的间隔,原子弹炸开后,广岛和长崎无数的建筑瞬间被毁灭。杀死了几十万民众,威力如此之大,如果美国多来几下,日本这个国家可能直接就凉了。
讲真,原子弹只是把日本往投降的路上推了一把而已,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受慢热型战略的影响,日本能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没有了生产能力也得不到供给的被海洋包围着的国家,能有多少资本去坚持,亡国就是唯一的结局。
日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上个世纪中期。再精确一点,是在年,由马修.佩里带领的美国士兵踏上了日本这个岛国,日本从此就对外开放了,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佩里叩关。“佩里叩关”之后,美日贸易历史就开始了,随着经济发展,美日两国的贸易成交总量越来越可观。在美国先进技术的影响下,日本的工业水平也逐步提高,需要大量进口物资,经济水平发达的美国,成为了日本的一大贸易交往国。
但当美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物资时,尤其是对出口到日本的钢铁,石油,粮食等资源进行了全面封锁,日本国内对资源需求的压力巨大,军队也不例外,后来为了缓解压力,美国珍珠港遭到了日军的袭击,在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军的反攻下,日本海军、空军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日本海上生命线安全不再,是日本接受自己失败命运的重要因素,日军已经没有战争物资了。
等到美国完全控制了日本周边的海域之后,就开始缓慢的收缩其包围圈,欺压日本,首先在日本沿海地带布置了众多的水雷区域,以达到限制日本船只进出的目的,并且还安排了相当多的潜艇部队,专门用以打劫日本的商船,用以实现限制日本获得更多的资源进而阻碍日本的目的。日本由于海上运输线被美军所牢牢控制,国内十分缺少,石油、粮食、武器等各类资源。于此同时,国内的工业也遭遇了重大的打击,钢材的生产量同以往相比下降到了35%,总储量仅为26万吨,造船业同以往相比下降到了27%,飞机制造业的量一路下滑到了64%,在二战快要结束时,日本简直是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压榨,如果在这么打下去,可能日军迟早会陷入弹尽援绝的困境。
世人皆知,二战后期的日本即使是面对着战败,面临着众多国家的惩处,但是依旧没有消极应战,但是只是底层被洗脑的部队还是这样的状态。此时的日本高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