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援引美国《空军》杂志网站消息,称美国导弹防御局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76亿美元的合同,开发下一代拦截器(NGI)技术,还表示“不迟于年”。老旧的现役陆基反导拦截导弹(GBI)提供了“拒绝威慑”,而下一代需要提供更高级的功能应对新的威胁,将成为美国未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一道防线。
美国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因为在前两次世界大战时期,靠着贩卖武器装备赚了不少,如果不是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估计美国的经济基础将会更加雄厚。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进一步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溃败,不过,有人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是美国人的阴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大部分的美国民众认为战争不蔓延至本土就不应该参战,只有10%的美国人主张立刻参战,因而美国政府在帮助遭受侵略的国家之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参战时期,因而有分析人士表示,珍珠港遇袭是美国人的苦肉计。
年1月,日本首次提出袭击珍珠港设想,美军也提前获悉了这一小道消息,只不过美国人普遍认为日本要打击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根本没有在意。年11月底,日本特遣舰队直冲珍珠港而来,但美英专家认为日本的目标是马来半岛,认为日本不会攻击美国,其可能想要占领泰国。有意思的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前三个小时,美军还在讨论打不打的问题,称只要英荷抵抗就打。
至于阴谋论,我们看一下美军的损失以及之后的行动就能明白,日本总共发起两轮攻击,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一天,太平洋舰队直接丧失了作战能力。另外还有名美海军丧生,陆军损失名将士,共有名士兵受伤,阴谋论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有人称,美航母并不在港内,但当时航母的作战理论还不完善,战列舰是当初的海军主力,而且这场战役之后,直到中途岛海战,美海军一直都是战略防守状态,一开始更是节节败退,年4月的自杀式袭击虽然没有重创日军,但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随后在6月中途岛海战才夺回太平洋海域的主动权,一举扭转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