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有小时新闻杭州吃货的粉丝在后台爆料,说自己被一杯奶茶撑饱了,感慨“现在奶茶加料这么内卷了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搜索了一下,这份被称为“五福奶青”的茶品,是奶茶品牌“一点点”的新产品,号称简版“八宝粥”,配料包含了紫米、芋圆、珍珠、花生和燕麦。
奶茶做粥
究竟味道如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叫了个外卖。不一会儿,带着“封签”的外卖就送到了。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
“
从年12月29日起,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式对外发布《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指引》指出,餐饮服务提供者将餐饮外卖食品交给配送人员时,应确保外卖封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餐饮外卖配送人员对未使用外卖封签、外卖封签不完整或者外卖封签已被破坏的餐饮外卖食品,有权拒绝配送;消费者在接收餐饮外卖食品时,如发现外卖封签不完整或者外卖封签已破损的,有权拒绝签收,并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留证。
”
这杯“五福奶青”,第一口感有点像某品牌的“花生露”,小料确实丰富,紫米、芋圆、珍珠、花生、燕麦,再加上记者另外加的免费红豆,给人的感觉的确像在喝粥。
这不禁让人想起庞博在《脱口秀大会》上对有料奶茶的吐槽:“前几天我买了一杯奶茶,里面有糯米、燕麦、豆沙、芋泥,还有一整个的蛋黄,我不知道最后这个大哥是怎么混进来的。我喝的不是奶茶,这就是一个兑了水的粽子。我喝到一半,实在噎得不行了,我开了一瓶八宝粥,往下顺了顺。这款奶茶的名字叫全家福是吧,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全家都服了……”
节目截图
奶茶小料花样太多
让人选择困难
的确,如今的奶茶,花样越来越多,小料也越来越多,每次去买奶茶,有选择恐惧症的朋友都会想破头。
打开手机上的某外卖软件,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随机点开了3家不同品牌的奶茶选购页,查看其奶茶加料区。可以看到各家店铺供消费者选购的小料数量都在10种以上。
对此,有网友评价“现在某些奶茶里塞的配料,我都愿意称之为粥。”
在网上,
有网友晒出了自己购买的“奶茶粥”:
小料数量多到“一杯装不下
小碗来帮忙”。
▼
一杯奶茶加入了珍珠、
芋圆、红豆、麻薯、奶盖、黄豆粉,
稠的像一碗浓粥。
▼
也有网友晒出“层次分明”的
芋泥珍珠奶茶。
▼
面对“粥化奶茶”的现象,网友们观点不一,纷纷表达了自己看法——
有网友表示:买奶茶就是为了喝小料。▼
“如果不是为了加料,我自己就可以泡奶茶喝,干嘛还要去买呢”,“加料奶茶已经成为我忙碌生活中的代餐了,又快乐又顶饱”。
也有网友担忧:奶茶加料,影响身体健康。▼
“特别不喜欢这一大堆东西”,“我超讨厌奶茶里的加料,每次都喝纯奶茶”。
也有网友认为“粥化奶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么喝奶茶,不担心血糖血脂的吗?”“这玩意喝几年身体肯定喝坏了,高糖高热量,毫无营养。”
网友调侃:建议给奶茶配上筷子。▼
“这样进化下去,人类的主食会变成奶茶吗?”“奶茶店(×),奶粥店(√)。”
奶茶“粥化”为那般?
在经济学者看来,零售业通常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横向发展,即拓更多的渠道、开更多的店。另一个是纵向发展,即从产品品类去做扩展。
如今茶饮行业的竞争形势十分严峻,想在诸多雷同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只能另辟蹊径,研发出独具特色的,能够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并容易吸引消费者并被消费者记住的新产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奶茶“粥化”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倾向的改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奶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其中Z世代人群占了较大一部分。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注重不一样的趣味性消费体验,容易被猎奇的事物吸引。此外,他们除了追求口感之外,还追求健康,因此不仅出现了许多好吃有趣的奶茶配料,还出现了许多健康养生的配料,是满足这部分人的产物。
你喝奶茶的加料习惯是啥样的呢?
来源:杭州吃货、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潘骏、部分来源:网友爆料、新浪微博
值班编辑:董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