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彭水一道菜模式让20万只珍珠鸡飞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pf/a_7720944.html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赵应波

一只鸡一道菜。彭水县在产业发展中,通过与大型餐饮企业合作,推行“一道菜+”模式,解决了产业发展的销售难题,让20万只珍珠鸡变成了农户稳定增收的“金凤凰”。

李方龙是彭水县三义乡弘升村建龙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当地珍珠鸡养殖的领头羊。眼下,他正在将刚宰杀的多只珍珠鸡进行真空包装,送到重庆主城。

“今年就卖了20批在重庆,总共卖出只,价格平均是元一只,总共卖了45万。”李方龙说,两年前,他创办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带动群众致富,他发动了当地多户农户参与珍珠鸡养殖。当年,养殖的数量就达到了8万多只。然而,发展起来的几万只珍珠鸡却成了“烫手山芋”。

“资金回笼不了,还有就是不能及时往市场销售,面临很多养殖的鸡滞留,老百姓也失去了养殖的信心。”李方龙说。

大量等待出栏的珍珠鸡,只要多喂一天便会增加成本。时间长了不但可能没有收益,还会亏本。因为迟迟销售不出去,李方龙已亏了十多万元。

哪里是销售出路呢?这可把李方龙急坏了。去年8月,当了解到重庆一家餐饮集团正寻求餐饮供货的合作伙伴时,李方龙便找到当地*府和驻乡工作队寻求帮助。

“为了打开珍珠鸡的销路,我们主动和这家集团进行了对接。”三义乡驻乡工作队常务副队长王祖勋介绍,这家集团的合伙人专程来到养殖基地进行实地查看,经过考察饲养方式、试吃珍珠鸡的花样烹饪、科学评估营养系数,合作社饲养的珍珠鸡以纯天然、汤鲜味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为特色,赢得了该集团负责人的认可。三个月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我们之间达成了协议,要以珍珠鸡作为一道菜来予以推广,通过我们双方的协议签订,达成了年销售量20万只的销售意向。”王祖勋介绍。

销路有了,价格稳了。农户参与养殖的热情也高了起来。不少散养户也从散养改为规模养殖。弘升村贫困户李开国就是其中一位,去年,他的养殖规模仅有多只,如今,他已增加到了0多只。今年首批出栏多只就卖了五万多元。

“我喂了0只鸡,前段时间出售了五六百只,目前存栏还有一千多只,毛收入可能是二十万块钱,我们是块钱一只交给合作社,

除了成本后,可能赚个七八万。”看着珍珠鸡养殖给他带来的喜人收入,李开国笑容满面。

据李方龙介绍,现在规模养殖的农户从当初的两三户发展到十多户。“我现在合作社登记需要养殖的农户,有十几二十家,他们的意识很强,都是在0只到0只的养殖规模。”李方龙说。

据了解,目前,三义乡的珍珠鸡养殖规模有10万只。彭水正通过辐射周边乡镇,采取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三个小的养殖示范基地、一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一百户农户参与的“三一一”的发展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以这个为引领,还建三个小的年出栏量为三万只的小的养殖场,每个年出栏量达到三万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年出栏量达到五万只,一共就是14万只。同时我们发动一百户农户参与进来,争取我们的销售量和我们的养殖量匹配,达到20万只。”王祖勋说。

彭水台赵应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