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月中伏点滴随感 [复制链接]

1#
脸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90122/6820983.html

八月,中伏,坐在窗前开始写点什么。

每每想要写一篇被称为文章的东西,就觉得欣喜并且充满希望。钢笔也好,铅笔也好,毛笔也好,码字也好,好像中国的文字有无穷的魅力,亲近起来格外轻松、畅快。

很多时候写东西并不需要思考太多,尤其散文这种形式,随手拈来,看着文字的堆叠,好像捡起一片片的花瓣。

中伏都要过去了,下过雨潮湿的空气和着蛐蛐的叫声,还有窗外偶尔的一两句话语,夏天的夜里安安静静。不觉得闷热,看到对面邻居家里的灯光,柔和安静的难得。

前几天采来的野花,插在花瓶里,有点干了,却别有一种干花蓬松慵懒的感觉。想起冯骥才写的珍珠鸟,每当写东西,会有一只小小的珍珠鸟,瞪着豆粒一般的小眼珠歪着头看着文字的感觉,也是细细碎碎的平淡时光里的一点小趣味。

很多时候看到这样的一些和写作相关的小趣闻小故事,都忍不住有一丝笑意。闲情逸致里面,写东西估计就是最趁手随意的。你看古代文人,开心了要斗酒诗百篇,伤怀了要呜呼哀哉,思念了要春来发几枝,阿Q了要留得青山在,发愁了要白发三千丈,生病了要老病有孤舟,怅惘了要独怆然而泣下。

所有的喜怒哀乐,伤春悲秋,生老病死,无一不可以成一文字诗篇。文字承载的各种情绪,铺排绵展,厚重深沉或者诙谐幽默,交叠起来,耳边仿佛可以听见各种的声音。朗朗的幼童读书声、慷慨激昂的壮士高歌、江南婉转的小调、西风中的烈马奔驰、烟雨中的吴侬软语、江南文人的鸿儒谈笑、大漠孤烟中的游牧之歌、猎猎旌旗的招展、雪落松林的沙沙静寂,泉水汩汩的流动叮咚,一起入耳。

带着一点湿气的炎热的八月,安安静静中隐藏着各种喧嚣和斑驳芜杂,可是却都在岁月的长河里收纳得好好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