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旧时光童年记忆中难舍的一粒珍珠收音机钱 [复制链接]

1#
今天六一儿童节,大家有没有给自己买一台收音机作为礼物,或者给孩子送一台收音机呢?

生活就像大浪淘沙,总有些难忘的东西沉淀在记忆的河床里,在时间的冲刷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温暖我们疲惫的身心,照亮我们平凡的旅程。收音机就是我童年记忆中难舍的一粒珍珠。

▲图源:视觉中国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农村,电视还没有普及,被乡亲们称为半导体收音机成为农家院里最奢侈的家用电器。我家的是上海熊猫电子总厂生产的台式直流收音机,黑色的机壳就像现在的微波炉那么大。别看它貌不惊人且又笨又憨,却给全家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亮色。

▲图源:视觉中国

早晨,家人一钻出被窝,第一件事就是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早间新闻。当我们洗漱完毕背上书包时,刚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小情也就装进耳朵里了。

中午打开收音机,收听父母最爱听的戏曲节目和我们最爱听的相声节目。晚上七点半是全家人最美好的时光:听评书。杨田荣、袁阔成、刘兰芳的评书,听得我们如痴如醉。收音机仿佛是一块大功率的磁铁,将全家人的*儿都吸了进去。

印象最深的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当清脆悦耳的音乐和奶气的童声“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在耳畔如花绽放之时,我心里真像海子所写的那样:“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承受着阳光雨露的抚慰,醺醺然“不知魏晋”……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毕业参加工作,我从未离开过收音机,它成了我学习和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有一年,家中的收音机出了故障而又一时买不到零件,我们哥几个在两周时间里东奔西走,到处奔波,割柳条、捡废品、挖中草药、替人家割蒲草,愣是用满身汗渍和一手茧子换来了一台“彩凤”牌半导体。

当我们听到久违的旋律和甜美的声音从半导体中跳跃出来、飘扬在空中之时,家里的喜悦气氛简直像过年一样,而我们哥几个却是鼻子酸得不行……在那个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有什么比收音机更让人心醉神迷啊!

图源:中国图库

尽管家中的收音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我对广播的感情却是矢志如一,片刻不渝。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我便踏进了一家广播电台,当了一名记者——不独为了圆自己多年的梦,也想用自己稚嫩的笔为芸芸众生送去满野春风,满目阳光,满心愉悦。

岁月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其他媒体及各种娱乐活动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收音机逐渐被一些人淡忘了。但我依然对收音机痴迷有加、情有独钟,家中的卧室、单位的办公桌上,各放着一台小巧精致的收音机。

闲暇时,我依然会拧开旋钮,聆听那优美的旋律像筛子一样穿越时空,滤除我内心世界的种种不快和阵阵浮躁:“这里是中波XXX,调频XXX兆赫,XXX广播电台向您播音……”

—第篇,END—文中如有错误,欢迎指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转载请在本文留言;未注明出处的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原文所附;图片著作权归作者、摄影者所有。往/期/精/彩旧时光:儿时的收音机|老机欣赏:BO收音机|收音机里的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父亲的收音机|我的收音机之四:PHILIPSAE|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调频接收记录|经常听的那些广播节目|台湾收音机发展史|轻弹老调——努力认真的声音真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