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柏大师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 [复制链接]

1#

丨示厨丨

/紫柏大师

修行人之性命,实系于厨中人之手,如法办造饮食,奉佛供僧者,谓之大慈悲菩萨。

佛言:凡三宝之地,办造饮食供养佛、法、僧之所,谓之香积厨。故办造饮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净,则办食之所不名香积厨,谓之秽积厨矣。

(佛门办造饮食的地方,叫做「大寮」,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里提到,香积佛国的香气为十方三界第一,他们会用香饭供养诸佛菩萨,因此佛门的大寮又被称为「香积寮」)

何谓三德?清净、柔软、如法是。何谓六味?淡、咸、辛、酸、甘、苦是。盖奉佛供僧之食,若不精洁,荤秽不拣,便失清净德;若不精细甘和,稍有粗涩,便失柔软德;若不随时措办,制造得宜,忽略纵情,兼未供流涎,便失如法德。又三德若无六味调和,亦不成就。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饮食中具有三德六味,是佛门斋饭的基本要求,其意义主旨并非在「吃」,而是在「德」。所谓「未转,食轮先转」,以一颗欢喜供养大众的心操办饮食,必能料理出菩提法味,此其一;其二,清净、柔软、如法,正是修行人调柔的功课,在挥动锅铲之中,若能系心于此,则即使在热如铁锅、急如星火的厨房里,也能做好修行的功课。)

汝等即三德六味谛审观察,了知德之所以然,与味之所以然之说,加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勤勇善巧,办造饮食,奉佛供僧,此人功德,假使以满虚空七宝布施,无量劫不生疲厌悭吝之心,与相较量,其功德亦万不及一。

(世间人为一方、为一家、乃至只为一人操办饮食,佛门寺院十方来十方去,斋饭不为一人一家一方,而是为广大有缘人而做,所以结的缘自然多而广;虽然多而广,却不执着于这些外相,只是专心备办清净美味的饮食供养大众,所以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因为无相,所以功德亦无量,可见在大寮的行单,也是一处养深积厚的所在。旧时佛门丛林有句话说:「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说的就是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何以故?三德无阙,六味无失,此等饮食,若触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饮甘露,五内调和,百毛畅悦,身适心安,显资色力,冥资心力。色力得资,则身康健;心力得资,则神无扰。身康健,则进道有资;神无扰,则观智易成。凡饮食不如法,则身多病,心多扰。身心既病且扰,而能精进开悟者,无有是处。

(如法的办造饮食,不但自己能累积无量福德,也能助人修行精进。吃了三德六味具足的斋食,能令人五脏调和、身心安适、神清气爽,以最好的状态,不论是禅坐观想、经行持诵等,都能日见其功;相反的,不良的饮食,有可能间接造成修行上的障碍。)

即此观之,修行人之性命,实系于厨中人之手,故厨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谓之牛头阿旁,杀人无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如法办造饮食,奉佛供僧者,谓之大慈悲菩萨,故曰:「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

(饮食实是关乎修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若以这个角度看,修行人的慧命等同操在大寮工作的人手里。所以若掌厨的人不用心,等于毁了别人的慧命,这和牛头马面没有两样。)

又为常住悭吝,不尊贤敬贵,当来得饿*报;为常住破费,不察来处艰难,当来得贫乏报。又办造饮食,六根不谨,九窍放肆,四肢不净,当来得粪蛆臭虫报。

(因此紫柏大师警愓在大寮工作的人,典座时要如法如仪,不可吝于供养、不可铺张浪费、不可心不在焉,不可轻浮随便、不可脏乱不洁。)

如上所述,皆如来所言,若闻若见,当生惭媿。遵而行之,愚痴必破,般若必开,众罪必消,万福必集,现在身心安隐,当来得无上道,登菩萨位,佛言无诳,厨中佛子,当体佛心,出苦有分在。

(如上所言:「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在大寮典座的人如果都能使三德六味具足,则内足以摄心自修,广结香积善缘;外足以助人延慧,日见修行进益,日后必定能以此功德入如来地。)

真可大师,世称紫柏尊者,明末四大师之一。

图文编辑:蝉友圈耀彪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