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关东军看不起苏军,故意挑衅试探,一场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28/9499624.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日本军方上层,存在着两种主张,以陆军为首的主张向北扩张,与苏联开战,被称为“北进”派;以海军为首的主张向南扩张,与英美开战,被称为“南进”派。

其实这就是日本海陆两派对立演变的结果,而两派又相持不下,日本最高决策层只好决定采取“南北并进”战略,但这只是个暂时的折衷方案,毕竟,与苏联、英国、美国同时开战,就算日本军方在狂妄,也是知道自己国家几斤几两的。

年,中日战争已进入了相持阶段,由于日本陆军在华战场的屡屡得手,使得狂妄的日军更加目空一切,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急不可耐的也想建功立业,日本陆军原本就看不起苏军,他们认为才经过“大清洗运动”后的苏军更是不足为虑。

苏联大清洗运动确实对苏军战斗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名中上级优秀军官的损失,严重降低了苏军的战斗力,但那也是在影响一国命运的战争,或者是几十万,上百万大规模战争中才会体现出来。

比如说苏德战争,双方动辄在战场上投入百万兵力作战,这个时候就很考验各个兵团的配合协作能力,应该说面对德军的突袭,苏军一开始的溃不成军,就与缺失大量优秀指挥官有极大影响。

但是日军挑衅的苏军是在德国偷袭苏联之前,尽管苏军很缺少中上层指挥官,但并不意味完全没有,苏联名将也是斯大林左膀右臂之一朱可夫可还在呢,而且这个时候苏联又没有别的战事,所以面对日军公然挑衅,朱可夫还是有机会和他们过过手的。

日军中的“北进”派按耐不住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于是在当时满蒙交界处的诺门坎挑起了一次日苏大战,史称“诺门坎事件”,为什么日本陆军这么嚣张呢?那是因为关东军被成为“皇军之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说到底还是陆军势力更强一点,而且日本关东军大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心。

但是战争开始不久,除了一击即溃的蒙军外,当日军正面与苏军对战时,他们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刚皮铁骨”了,因为面对苏联重型坦克,日军的坦克装甲部完全无法招架。

而当日军的骑兵面对苏军这些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更是束手无策,日军派出的第一股快速部队,就这样被苏军轻而易举地全歼了。

首战不利,并没有让日军放弃,一个月后由日军将领小松原带着2万多人继续开赴诺门坎,同时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一同出动,这是当时日本关东军最精锐的两支部队,其势必要与苏军一决雌雄。

不仅如此,因为之前装甲力量薄弱导致的惨败教训,此时日军将当时关东军仅有的一个坦克师——第一坦克师以及关东军航空兵主力架飞机全部调来前来参战,这是要打一场陆空大战。

但是战争结果再一次出乎日军高层预料,空战开始4天,日军就损失了84架飞机,虽说损失很大,但是苏军也不好过,所以空战双方算两败俱伤吧,但是陆战战况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地面,在7平方千米的战场上,近千辆战车相互厮杀,这是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坦克战,日军再一次验证了苏联重型坦克的不可抵挡,面对苏军坦克的“皮糙肉厚”,日军装备的89型坦克根本打不动它,于是,地面战争几乎呈一边倒的姿态,日军彻底溃败。

而经此一役,日军坦克部队基本瘫痪了,这一仗极大震动了东京,一度对坦克的作用失去了信心,认为造价昂贵的坦克不堪重用。

但日军仍没有死心,重整装备后,组织兵力继续进攻,此次日军仍是采用陆空两军配合的战术,由空军偷袭苏军机场,夺得制空权,然后地面部队偷渡哈拉哈河,并攻占巴音查干山,对苏军形成合围的态势。

战争一开始,日军飞机占据偷袭之力,击毁苏机架,成功夺得制空权,但是地面战役却是另一番景象,日军以为苏军面对被包围的威胁,应该会选择撤退,这样日军趁机可以扩大战果,但事实上,日军迎来的是苏军众多装甲车的进攻。

苏军两个重坦克旅在日军战车群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再一次上演了碾压之梓,而走投无路的日军只得组织敢死队抱着反坦克地雷和燃烧瓶扑向苏军坦克,进行自杀性攻击。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日军的溃散。

此次战斗历经3天,日军师团主力被击溃,朱可夫将军在战后这样评价日军坦克部队:“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

“诺门坎”战役到此结束了吗?并没有,接下来才是高潮,疯狂的日军经过半个月的补充和休整后,再次组织兵力并达到了5万余人,坦克辆,飞机架,而苏军也加强到5.7万人,辆坦克,辆装甲车,架飞机。

无论在人数还是坦克、飞机等装备上,苏军都占有绝对优势,于是这一次,苏军率先发起了进攻,当其猛烈的炮火加上架轰炸机和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瞬间把日军绵延40公里的前沿阵地打成一片火海。

面对苏军强大炮火攻势,日军无力抵挡只得节节败退,朱可夫则命令不计一切代价的硬啃猛打,在苏军的巨大压力下,日军官兵陷入绝望之中。

此战除余官兵侥幸逃出合围圈外,苏军基本歼灭关东军主力,在4个月的战斗中,日军伤亡6万余人,损失飞机架,真正的损失惨重。

但是由于斯大林也不想扩大战役,所以之前给朱可夫的命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败入侵的日军,但行动不超过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同年9月15日,双方签订签订了停战协定,到此“诺门坎事件”宣告结束。

诺门坎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方针”,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

(参考资料:《二战风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