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战末期,面对着美军的极大的优势,日本为 [复制链接]

1#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轰炸机在山本五十六的直接指挥下,轰炸了美军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行动之后,日本国内的士气大增。对于日本的普通士兵以及普通民众来说,自从日本在一九三一年开始了与中国的战争之后,始终取得不了决定性的进展,而珍珠港事件,让日本军方,甚至是日本民众突然尝到了巨大胜利的喜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工业强国的巨大的打击,是日本无比强大的体现。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素来有赌徒的“美誉”,而珍珠港行动,无疑是他最大的一次赌注,因为他让美国加入了对日本的战争中。

美国的报复是迅速的,第二年没过多久,杜立特率领的飞行中队就对东京实施了一次报复性的轰炸。日本民众终于意识到,美军的这一行动意味着,政府答应他们的永远不会有敌机出现在东京上空的美梦破灭了。然而,这远远不是结束,这只是刚刚开始。

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的无数次海战和岛屿争夺战随即展开,当美国人终于占领了冲绳之后,美军对日本的无休止的轰炸开始了。截止美军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之前,美军的轰炸已经在日本造成了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还有几百万人无家可归。然而,即使是这样,日本人还是不愿意投降,非要等到美国人扔下原子弹,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日本国内军方势力希望继续战斗。我们知道,到了一九四五年上半年,美军几乎已经在太平洋地区彻底打败了日本,并且将日军赶回了本土。这时候,可以说日本已经没有海军了,而最后一批飞机,也被神风特攻队员当做人体炸弹了,因此,这时候的日本,只剩下陆军了。原因也正是这一点:日本人的想法却是相反的,他们觉得虽然没有了海军和空军,但是自己还有陆军,这依然是他们的资本。

第二,日本寄希望于苏联。二战后期,罗斯福曾经数次说明,美国只接受无条件投降。而另一方面,日本曾经和苏联有一份和平协议,在日本人看来,这意味着在苏联的支持下,日本有机会和其他各国进行有条件的投降,来签订一份有条件的投降书。

第三,日本天皇摇摆不定。裕仁天皇难以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因为日本国内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是主和派成立的新内阁,他们主张和谈,而另一边,是日本军方主张要战斗到底,日本军方认为日本应该战斗到最后一人。军方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而主和派的声音也不能不重视,因此,这件事情一直被拖着。

然而,正是日本上层几个人的决定,导致了之后无数日本平民的白白牺牲,而他们所期望的也没能实现。没过多久,原子弹被第一次使用在日本的国土上,同时,苏联对日本宣战,开始进攻关东军,在二战的最后,无数的日本普通士兵在绝望中死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