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战中,美国用大杀器残杀日本人,为何日本 [复制链接]

1#

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造成了至少十万人死亡。年8月9日,美军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当场炸死了4万多人。

两枚原子弹的爆炸,让日本十多万人直接丧生。其核辐射的危害,更是困扰了广岛长崎数十年之久。美国用大杀器屠杀日本人。再加上美国曾在二战中打败了日本,粉碎了日本称霸世界的梦想。按理说,日本人应该对美国人恨之入骨才对。但时至今日,日本人不仅不憎恨美国,反而和美国的关系还格外亲密。

(原子弹爆炸后的长崎)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美国虽然投下原子弹,但避免了大和民族灭族的命运。

德国投降之后,法西斯世界只剩下了日本负隅顽抗。在塞班、硫磺、冲绳三岛的惨烈岛战后,美国大军已经逼近日本本土。

一开始,美国军方制定了登陆关东的“奥林匹克”行动和登陆九州的“冠冕”行动,准备上岛与日本人展开决战。但由于美军在冲绳战役中付出了近7万人的伤亡,美国被日本人在绝境中的疯狂所震慑,登陆计划迟迟没能实施。

与此同时,日本军方极端分子开始在国内大肆宣扬“一亿玉碎”的终极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号召所有的日本人拿起武器,与美军进行决战。一旦美军成功登陆,就将会遭到日本人的疯狂围攻。美军为了自保,显然会举起武器向武装的老弱妇孺开枪。

假如这个计划真的被实行,那么大和民族甚至可能会有灭族的风险。

最终,美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选择了用原子弹来结束这场战争。尽管原子弹仍然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保全了大和民族。

(麦克阿瑟)

二、美军在战后统治日本,帮助日本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年,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进驻日本,开始了他长达七年的幕后统治。

首先,麦克阿瑟对日本法律进行了重建。他起草了一份日本宪法的样本,名为《麦克阿瑟草案》。这一草案不仅保障了底层国民的基本生活,更是维护了日本广大妇女的权利。

其次,麦克阿瑟颁布了《劳动基准法》《教育基本法》等一系列国家基本法,改变了日本军国主义极端教育理念,让日本教育走上了正轨。

最重要的是,麦克阿瑟虽然强行让日本昭和天皇发布了《人间宣言》,证实了天皇并非是神的身份。但他却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给了日本人最后的脸面和尊重。

在麦克阿瑟统治期间,日本人的生活比起战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他离开日本前往朝鲜时,才会有无数日本人挥泪为他送别。

事实上,麦克阿瑟只不过是一个履行美国意志的代言人。在二战尚未结束时,美国就已经将日本纳入了自己的太平洋战略之中。

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给予了巨大的经济扶持。日本的工业和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准,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不久之后,日本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因此,对于带领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大哥,日本人更愿意露出谄媚的笑容,而非恨意。

(珍珠港事件)

三、日本人崇拜强者。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挑战强者而被强者击败,那就应该臣服于强者。当然,日本人也做好了在挑战过程中丧命的准备。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似乎都不算辱没名声。

在二战中,日本为了掠夺东南亚资源,向强者美国发起了挑战。美国在遭遇珍珠港事件后,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被动期。中途岛海战后,美国开始转守为攻。瓜岛战役之后,美国开始控制住太平洋的局势。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美国选择了以最恐怖的武器原子弹来终结战斗,也让日本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强大。

所以日本人是被美国打服了,开始转而崇拜、追随美国这位强者。

相比之下,日本在二战中入侵了东亚大部分国家。除了在中国战场陷入胶着之外,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抵抗。而在中国战场上,日本也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占据着优势。

对于这些国家,日本人至今都有些轻蔑,甚至可以说是不屑一顾。这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力量,难以获得日本人的尊重。

当然,也有人说日本这是“欺软怕硬”。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国家没有实力,也确实很难获得尊重。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