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雕塑家魏达的人生轨迹 [复制链接]

1#

本文作者:刘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魏达(WilliamWheatleyWagstaff,—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theRoyalAcademySchools,简称RA)雕塑专业。19世纪20年代来上海,曾任职于上海美艺公司、执教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他创建的魏达洋行在二战前,曾经是远东知名的建筑装饰公司,鼎盛时在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开设有分行。魏达洋行在三城的许多作品留存至今,其中尤以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塔楼群雕像和香港汇丰银行铜狮最为知名。现有文本对魏达生平语焉不详且多错误,本文爬梳各种资料,努力勾勒出魏达生平轨迹。

早期的英国经历

魏达早期在英国的经历,就笔者所见,各中文文本不见提及。年9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University)、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theVictoriaandAlbertMuseum)以及亨利摩尔学院(theHenryMooreInstitute)合作启动“雕塑地图绘制项目”(TheMappingSculptureproject)。这个项目,第一次对至年期间,英国、爱尔兰保有的雕塑作品及其作者作了权威的研究性普查。整个项目历时三年,主要成果是一个超过5万条的有关雕塑作品、雕塑家信息的数据库。公众可以通过访问“MappingthePracticeandProfessionofSculptureinBritainIreland—”网站获取数据库内容。笔者在该网站查到了魏达的英文小传,兹将其早年英国经历翻译如下。

年9月16日,魏达出生于英格兰西约克郡的基斯利(Keighley)。他的父亲,詹姆斯瓦格斯塔夫(JamesWagstaff),年出生于英格兰南部贝德福德郡的科尔德科特(Caldecot,Bedfordshire),是一名铁路搬运工或扳道工。

魏达先后就读于基斯利当地的伊斯特伍德学校(EastwoodSchool)和基斯利学院(KeighleyInstitute)夜校。在离开基斯利到伦敦学习雕塑之前,他跟随当地雕塑家亚历山大弗兰克史密斯(AlexanderFrankSmith-)学习了几年。来到伦敦后,魏达先后就学于南伦敦技术艺术学院的肯宁顿校区和皇家艺术研究院。年魏达的大儿子唐纳德(Donald)出生,在出生证明文件上,魏达的职业是“雕刻家(熟练工)”。

年,另一个儿子亚历克(Alec)出生。年,他的临摹作品“抹大拉的玛丽亚”(MaryMagdalene,现位置不详),获得皇家艺术研究院银质奖章;同年在皇家艺术研究院展出名为“妇人(TheWoman)”的雕塑作品。年魏达31岁,当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中,他称自己是一个“石匠”(“StoneCarver”)、工人(worker)。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一家飞机制造厂担任制图员。战争结束后,魏达收到设计德普特福德自治市战争纪念碑(theDeptfordBoroughWarMemorial)的委托。年7月7日该纪念碑揭幕,现仍在原址矗立。

年(一说年),两名英国人——希克斯和泰勒在上海创立了美艺公司(ArtsCraftsFurnishingCompany,Ltd.)。发展到年,美艺公司已经不再单纯地出售欧式家具,而是开始在中国雇佣工人设计、制造具有自己风格的家具。“工人制造家具时,不但会有全尺寸工作草图”,“如有必要,工人在雕刻时还能获得适当的粘土模型。”年,美艺公司盈利良好,在上海和欧洲同时开展业务。年,40岁的魏达因为一则招聘雕塑家的广告,从伦敦来到上海,加入美艺公司。

年10月10日《申报》刊登的美艺公司广告

魏达的选择可谓恰当其时。“20年代的上海房地产业更为兴盛”“从年至年的短短10年间,外滩有11座建筑拆除重建,占外滩全部建筑的近半数。”建筑业兴盛,大量的西式建筑被兴建,自然需要大量的西式建筑装饰雕塑。现今的国家级建筑遗产——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就兴建于此时期,魏达的作品成为这栋建筑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

邮政大楼塔楼雕像

自年中国近代邮政创办以来,上海邮政局一直设于外滩江海关内;年8月起,始出来赁屋办公营业;年,决定购地新建邮政局,选址天潼路和苏州河毗邻处;“年2月,开始招标拆除原址旧屋,同年12月动工兴建”。大楼设计由思久生洋行的英籍建筑师思久生负责,建造则由余洪记营造厂总承包;土建工程由孙福记营造厂承包,电气工程由美电洋行承包,钟楼两旁的雕像则由美艺公司承包。甲方负责人为时任上海邮政局邮务长。年大楼开工建设时,上海邮政局邮务长为英人希乐思(G.H.Shields)。年12月1日,挪威人多福森(E.Tollefsen)接替他担任上海邮务管理局邮务长。

年3月18日,思九生洋行的思九生(R.E.STEWARDSON)、斯彭斯(H.M.SPENCE)致信邮务长多福森(E.TOLLEFSEN):我们随信附上了美艺公司设计的雕塑群像模型照片,如同上次我们已经提到的,美艺公司强烈倾向于该群雕用青铜制作,我们建议接受此项意见。我们相信您会支持这一点。

人物雕塑群的寓意:一组分别表征铁路、海运以及有线电报;另一组,中间是众神的使者墨丘利(Mercury),墨丘利两边的人像,一位代表工业,另一位代表无线通讯,它握在丘比特的手中,表示这种通讯方式还处于初生阶段。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及苏州河四川路桥

年6月,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工程接近完成。落成后的大楼坐落在上海四川路桥北堍,临苏州河屹立,气势非凡。大楼东南角正门上方塔楼两旁各有一组青铜人物雕塑,尤其引人注目。“钟楼是整栋建筑的一个主要设计特色,高达英尺。钟楼的南北两侧,距离地面英尺位置,将安置庞大的雕像群,作为邮政服务的象征。这些人物雕像约21英尺宽,14英尺高。魏达先生(美艺公司)是一位曾在皇家艺术研究院展出作品的雕塑家,作为这两组雕塑的作者,这项工作带给他的无限折磨,都表现在了作品中。”

魏达的这两组“共耗银两”的人物雕像,在文革初期,“被当作了‘四旧’强行拆毁;拆下的雕像扔在四川北路上,据说被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于晚间偷偷搬走,将头像制成了模型,总算部分地保存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两组雕塑,为20世纪90年代重新恢复的。

年拍摄上海邮政大楼雕像群

图片摄影

崔铁军

艺展经历

19世纪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非神秘化了(马克斯.韦伯)。“在19世纪,意大利破落贵族和教会的艺术珍品继续散落到北欧和美洲”,20世纪“艺术本身日益变成一种有价商品,逐渐失去了其作为鼓励信仰或传达超凡魅力的理念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展览成为艺术家和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决定艺术家艺术声望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参加艺术展览,成为各种类型艺术家成长的必须。20世纪初期的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艺展和法国巴黎沙龙一样,是欧洲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展览。

对于魏达,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艺展就很重要。前述年6月关于邮政总局大楼的报道中,对钟楼雕塑群像作者的一个重要身份界定是:他是一位曾在皇家艺术研究院展示作品的雕塑家。年的报道中,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经历仍是魏达的一个重要标签:常常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展览作品,多次获奖;他这次的展览作品,让观众有机会见识到源自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雕塑技巧。

报道中的“常常”“多次”,可能是溢美之词。除前述年的皇家艺术研究院银质奖章之外,笔者没有搜检到其他获奖记录。在皇家艺研院展览作品有两次:前述年作品“妇人(TheWoman)”;年,魏达的一尊名为“TheManChild”的大理石雕像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展出,表现的是一名中国农妇和她的孩子。

魏达在上海参加艺展的记录,笔者查到三条,分别为年、年、年,主办方皆为西人团体。

年4月24日,魏达参加设址原大英书信馆的艺展。艺展由中国科学美术协会主办,英国妇女协会和美国妇女俱乐部的艺术部门协办。在艺展的新闻报道中,魏达的身份被表述为邮政大楼群像作者,和sobellaKarsnitsky一起被誉为上海知名雕塑家。

年11月6日,魏达参加上海美术俱乐部展览,报道称他已在中国生活多年,参展作品——中国男孩的半身像体现了他对中国人外貌特征的表达技巧。

年魏达和小儿子亚力克一起参加上海美术俱乐部举办的第八届艺术年展。“件展品中,大部分是绘画,滕圭先生以及魏达先生和他儿子带来的不多但优秀的雕塑作品,缓解了展览的单调。”

执教杭州艺专

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成立,设中国画、西洋画、雕塑、图案四系,李金发任雕塑系主任。年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次年魏达被聘为艺专教授。“年冬李金发离校以后,艺专聘请了两位外国教授,”一为白俄罗斯人卡墨斯基,另一位即是英国人魏达。

在近代美术史各种文本中,有关杭州艺专雕塑教授魏达的说法,就笔者所见多源自邱玺的《记母校的外籍教授》一文。“英籍教授伟达(Wegrtaff)是雕塑系教授。他是上海伟达洋行的主持人之一,每周来校三天,往返于沪杭之间,二十年代上海许多大建筑上的装饰雕刻,多半出自他之手。在技艺传授上,把石膏模型翻成大理石刻,向学校引进应用的三角定点仪,对后来的雕刻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之前是缺乏科学方法的。他是一位雕刻师,又是一位办厂的工程师,有艺术素养,在经营管理上,也有丰富的经验。”

年4月5日《申报》刊发“伟达洋行翻铸铜像及装饰”一文,全文如下:

現任西湖藝專教授英人偉克司達夫曾以父子合作愛多亞路外灘和平神像、名聞滬上、繼後又塑造四川路橋北郵政管理局屋頂人像雕塑、並自組偉達洋行、專門承包偉大富麗之建築裝飾、且擅長翻鑄銅像及金屬雕刻品、工作至為精美、聞吾國著名雕刻家如李金髮劉開渠等數人、最近以所製雕刻之鑄銅工作、均由該洋行承包、無不認為極端滿意云、

年的第17期《亚波罗》杂志,按杂志内容应为毕业特刊。内有第四届毕业学生的作品、个人照片,校长林风眠、教务长林文铮、军事教官、注册课课长等以及各科任教老师照片。杂志第四页列学校四名外教,附有各人小照,按顺序分别为:雕塑教授,Wagstaff,魏达先生;图案教授,M.Domrachev,杜劳先生;声乐教授,P.Mashen,马巽先生;提琴教授,D.Prokopchuk,普洛克先生(已故)。由此可知,《记母校的外籍教授》中的伟达即为魏达,Wegrtaf为Wagstaff之误记。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艺专迁湖南沅陵。次年与南迁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后又曾迁校至云南、四川。抗战胜利后返杭州。魏达作为受聘的外教,大概率不会随学校播迁,更何况他还要主持上海魏达洋行的运营。综合以上,魏达在杭州艺专的执教生涯,开始于年,结束时间则在年至年之间。

关于魏达洋行

年10月7日,正泰信记橡胶厂的回力球鞋改名征求活动结果揭晓。据该厂自述:共收信一万五千三百十二封,因其中三百四十三人主张仍用旧名且理由充足,因此确定仍取原名为商标。取三百四十三人中“释理最透彻,发信较早者五人平均分配,每人各得洋二十元,由本厂按址寄奉”。杭州艺专雕塑系年秋的毕业生黄心维就在此五人名单中,所留通信地址为“本埠大西路一百十八号魏达洋行”,因他毕业后直接受聘于上海魏达洋行(W.W.WAGSTAFF)。

据魏达英文小传,在到达上海的几年后,魏达在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和雇佣中国工人的工场,业务范围包括:建筑装饰雕塑、石膏装饰以及建筑铁艺。在他的两个儿子唐纳德(—)和亚历克(—)的帮助下,魏达洋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远东地区广为人知,在新加坡(由Alec经营)和香港(由Donald经营)设有分公司。年的《TheChinaJournal》杂志对魏达洋行有一段描述,全引如下:

大西路的魏达洋行设有工作室和工场,工场内有铸造厂,在这里他们能完成各种金属工艺品的制作。魏达洋行善于制作各种建筑附属装饰物,是这一行业的出色代表。其作品包括上海华懋饭店西餐厅壁画,以及汇丰银行香港总部大楼门前的守卫铜狮。魏达洋行有能力接受几乎所有的装饰委托,从小雕像到锻铁格栅、大门以及壁画。设计工作完全由魏达家族成员完成,制作工作也在他们监督之下。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大西路的工作室和工场内完成,除了家具制作,他们不善于此。

另据年《东亚大观》刊载的一则魏达洋行广告,上海三井银行青铜门和青铜格栅也由上海魏达洋行制作。香港魏达洋行由魏达的大儿子唐纳德经营,开设时间不详,址在皇后大道中10号宏兴大楼(WangHingBuilding)。据魏达英文小传,唐纳德为香港半岛酒店作了墙面装饰,还曾接受大英轮船公司委托为其伦敦办公室作香港题材的装饰。

新加坡魏达洋行由魏达小儿子亚历克经营,地址为新加坡林肯路(LINCOLNRD)35号。年8月2日的新加坡《海峡时报》有一则魏达洋行广告,上面列出了他们“近来实施的工程”:新加坡最高法院前门门廊横楣处的5块预制浮雕石板,主立面的三块预制石材徽章;槟城大华银行(OverseaBank-Penang-Bronze)青铜栅栏、门;新加坡N.I.H.银行青铜字“N.I.H.”;新加坡新国泰电影院(NewCathayCinema)楼梯扶手装饰构件;新加坡蒙克山中学(MonksHillSchool)锻铁门、楼梯格栅;海关办公室青铜柜台格栅;柔佛州(JohoreGovernment)政府送旧金山展览的新娘和新郎雕像。

伤逝和落叶归根

年12月8日,与偷袭珍珠港几乎同时,日军进攻香港。年12月19日在一艘鱼雷快艇上服役的香港皇家海军志愿后备队(HKNVF)上尉瓦格斯塔夫(DonaldWagstaff),在“香港保卫战”中随所乘舰艇沉没海底。据《一九四一香港大突围》载,他的父亲威廉惠特列瓦格斯塔夫(WilliamWheatleyWagstaff),正是香港汇丰银行门口铜狮的雕刻者,即魏达。

正在香港水域驾驶鱼雷快艇的DonaldWagstaff(右)

图片来源

mwadu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