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洒疆场丹心照汗青
——戴安澜将军抗战殉国及祭奠事略
陈述
戴安澜(年11月25日—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年,率第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收复棠吉等战功。年5月18日在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湘山寺前为戴安澜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毛泽东主席在延安闻讯,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吊挽:“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年3月1日,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师先遣部队在畹町作出征战前动员
贵阳花溪公园内的戴安澜衣冠墓
滇西练兵
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底,戴安澜将军率第师奉命来到保山集结。在备战训练中,戴安澜说:如得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
强化军纪,率先垂范。戴安澜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赴操场练兵,即便是元旦佳节期间,亦是如此。在年元旦,他在阅兵训话中要求官兵做到四点:发扬国威,增进学力,排除惰性,健强体魄。
深入地方,掌握军情。年1月4日,他从保山出发,考察滇缅公路沿途军务,当晚住宿芒市,对芒市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芒、遮、畹三地以及我国整个边疆,均极为重要,尤以上述之三地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并无瘴气,此或因交通发达,而卫生进步欤!”戴安澜详细记载了芒市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富庶的景象,同时也点明了西南边疆地理位置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远征扬威
年2月22日,第师沿滇缅公路进入芒(芒市)遮(遮放)板(勐板)地区向畹町集结。
3月1日,戴安澜刚从昆明返回到芒市遮放镇师部,就接到英方紧急通知,立刻出发连夜驱车赶赴缅甸腊戌,参加中英缅甸协同作战高级会议,同时部署第师先头部队出畹町桥迅速入缅。当时的《大公报》报道:“中国军队到国境以外去作战,甲午以后,这还是第一次。”
年3月6日,戴安澜率部日夜兼程,到达同古前线。同古是战略要地,是日军“必须迅速占领”之地。3月8日,仰光失陷后,此前驻守在同古一带的英缅军第1师士气极为低落。次日中午,戴安澜赴平蛮纳郊外视察,夜晚率参谋人员返回同古。3月17日,日军第55师团第联队跟踪追击撤退英军,到达皮尤河南12公里处,与远征军发生激烈的前哨战。日军以一个大队轻快部队冒进,远征军设下埋伏打得日军落花流水,向公路两侧逃窜。日军后援不济,大部被歼,仅有少数逃进森林,皮尤河前哨战初战告捷。
年3月20日,同古序战开始。根据战后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档案材料,此战双方实力对比极为悬殊,远征军第师陷入苦战。
3月22日,戴安澜考虑到战况激烈,在战前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戴安澜同时给妻子荷馨留下遗书:“昨夜因上令死守孤城,援军根本不至,为了恪尽职责,准备战死于同古。”
3月28日,侵缅日军猛烈攻击同古,并施放糜烂性毒气,第师伤亡虽重,但阵地未动。经12天孤军奋战,弹药将尽,给养不济,战力已达极限。戴安澜请示上峰后,决定于29日开始突围。4月1日,戴安澜率领第师全身而退。
同古之役,戴安澜率师孤军奋战,毙伤日军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国际舆论对戴安澜及第师赞誉有加。
年4月24日拂晓,戴安澜率第师向棠吉日军发起进攻。激战至午,攻克棠吉西、南、北三面高地。第师一个营冲入市区,发生巷战。4月25日凌晨,棠吉日军得到增援进行反攻,高地失守。戴安澜亲临一线指挥,激战至黄昏终于占领棠吉。
4月29日,腊戍失守,缅甸战局逆转。戴安澜不得不率部撤出刚刚夺下的阵地,北上追赶第5军主力。5月18日,师行进至摩谷公路(缅泡与麦司克区域)时,前卫部队突遭日军伏兵袭击,激战一天一夜,戴安澜弹贯腰际,伤及肺部。5月26日下午,第师残部行至缅甸北部茅邦的一座小庙。此地离国境不过百里,但断粮无药、伤口感染恶化。戴安澜弥留之际,让人帮助整理了仪容。在牺牲的最后时刻,戴安澜已经说不出话,他让参谋长打开地图,用力指着茅邦以北的瑞丽江一段,示意部队渡江线路。下午5时,戴安澜瘁然而逝,年仅38岁。由于天气炎热,无奈之下,官兵决定将戴师长的遗体火化。将士举手敬礼,大声痛哭。
戴安澜将军出征及归国线路示意图(滇缅段)
年12月在昆明市圆通山修复落成的缅甸战役中国阵亡将士碑(即原戴安澜纪念塔)
忠魂归国
年5月28日,第师幸存官兵遵照戴安澜临终时制定的归国路线,从瑞丽江心的莫洛用木排竹筏渡江后,6月2日又乘敌不备越过南坎至八莫公路,进入国内。6月22日,戴安澜灵柩和剩余官兵抵达云龙县漕涧镇。
漕涧高等学堂(即云龙二中和漕涧中学的前身)学校大门用松树枝扎起了牌坊,举行公祭,云贵监察使李根源亲自主持公祭仪式。漕涧全体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首祭仪式(追悼会),远征军将领、云贵监察使李根源、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等军政要员及漕涧知名人士相继致悼词,各族民众和漕涧高等学堂的全体学生,胸前都佩戴白纸小花参加公祭。
6月29日,戴将军的灵榇抬运至保山瓦窑,装上军车运往昆明。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电告沿途各县,郊迎公祭忠烈:“希我各县县长,各县父老,统率地方全体民众暨学生团队,敬谨郊迎,公祭忠烈。”此后,云龙(宝丰大栗树)、大理等地相继举行公祭仪式。
云南公祭
7月12日午后,戴安澜灵柩到达昆明西站,机关、住户一律下半旗志哀,社会各界人士到车站迎灵,准备公祭。午后2时整,戴安澜灵车缓缓进站,由行营乐队及宪兵前导,各长官在后步行恭送,入小西门,经武城路、华山南路、正义路、金碧路、拓东路,到达拓东运动场停灵。沿途行列长四五里,当悬挂着戴安澜将军血衣的灵车经过市区时,数十万民众夹道致哀、垂泪相迎。
7月15日上午8时,云南各界公祭戴安澜将军典礼开始,两万多人参加的公祭会场庄严肃穆。云南各机关团体学校及部队,分别推派代表陆续往祭。主席台正中,两根立柱上悬挂龙云敬送的挽联:“东海恨应填,飒爽方刀犹杀敌;西风哀不歇,苍凉旌翣与招魂。”至下午6时止,前来祭奠的单位达百余个,分别敬献花圈和挽联。云南省政府同仁的挽联为:“骨归万里风云壮;名列千秋日月光。”《云南日报》的挽联为:“异域长征,风云叱咤寒贼胆;裹尸还葬,山河色厉吊将军。”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敬献挽联:“师出蛮方振大汉声威,拼一腔血洒荒原,长留壮烈悬日月;尸裹马革本将军素志,看此时魂归异域,永奠英灵护山河。”
永奠英灵
戴安澜将军的卓越战功和爱国壮举,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湘山寺前为戴安澜举行国葬,1万多人参加,全国各界均撰挽诗挽词挽联致祭。
年,在昆明圆通山建立缅甸战役纪念碑,因戴安澜在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功勋卓著最后壮烈殉国,此碑被命名为“安澜纪念塔”,以纪念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远征军将士。纪念塔于当年10月奠基,年2月落成。
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以褒彰将军,并致慰遗属。
(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