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轻松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 [复制链接]

1#
山西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_6175173.html

年秋,军统武汉站经济科科长邓葆光发现,一则“日本将以橡胶换取苏联木材”报道看似平常,深究起来却很蹊跷。因为日本不产橡胶,而橡胶产于南洋群岛,这些群岛大都在美国和英国的控制之下。

邓葆光突然明白,日本将会不宣而战,突袭南太平洋的美国军事基地,占领南洋群岛,方可取得南洋出产的橡胶。而珍珠港驻扎着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自然是日本突袭的首要目标。

邓葆光立即设法,以绝密电报郑重告知英、美两国,“日军极可能不宣而战,进犯南太平洋英、美海军,袭击珍珠港!”但美国人面对如此重要的情报,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知道了”。英国人就更离谱了,根本没有把中国的情报当回事。

果不其然,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

偷袭的结果,是导致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虽然3艘航空母舰逃过一劫,但当时的主力战舰战列舰大多数被击沉,美军太平洋舰队在接下里的接近1年的时间里失去了战斗力。

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又几乎可以彻底忽略不计,日本迅速出兵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将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但这样的扩张也拉长了日本的战线,凸显了他的力量不足,加上美国的宣战,基本上预示了日本很快就将战败的命运。

可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举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太平战场的力量对比,成为影响二战进程的一个关键事件。但时至今日,对于日本为何能成功偷袭珍珠港,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当时除了中国提前发现了日本的偷袭图谋之外,美国人自己也在对日情报侦察中发现了日本的动向。美国密码破译人员发现,日本在年之后出现了不少跟天气有关的暗语,比如“西风紧”表示与英国关系紧张,“北方晴”表示与苏联关系缓和,“东南有雨”表示中国战场吃紧。

而在袭击珍珠港之前,情报人员发现日本广播出现了“东风雨”的暗语,这明白显示日本即将与美国发生战争。同时,美国还截获了日本大本营要求驻美大使搜集珍珠港军事分布图的情报,甚至还有日本驻美大使发回日本的军事图纸。

这一切几乎明白无误显示,日本是真的有偷袭珍珠港的企图,并且在不断进行部署和安排。正常来说,美国人面对这样的情报,首先应该加强珍珠港的防务,时刻防备日本人的偷袭。

但后来事态的发展,却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珍珠港美军基地几乎是不设防的,机场的飞机也都停在停机坪上,而没有进入机库。加上此前美国对中国提供的情报态度冷淡的情形,不由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美国高层导演的一场“苦肉计”,意在用仇恨来团结当时的美国民众,支持美军全面加入对抗德意日的战争。

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收到二战美军军官家属的一封来信,信中就明白无误地说,放任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人设下的圈套。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著作《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中也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的阴谋,“对珍珠港的灾难性袭击造就了罗斯福梦寐以求的开战理由。这是一场创造新美帝国的战争。”

但这样的猜测也并不是天衣无缝,以当时美国国内的情形来看,罗斯福总统并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争取民意,并加入战争。当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就是阻挡美军参战,想置身事外)已经减弱,罗斯福总统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的权力。

更何况年底,罗斯福总统已经授权美国海军为英国船队护航,就算德国潜艇没有发起任何攻击,美军都可以自由攻击任何一艘被它发现的德国潜艇。也就是说,罗斯福总统已经不需要顾虑国内的孤立主义,可以不用非得找一个借口来跟日本宣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