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珍珠港被偷袭后,美国唯一投票反对开战的女 [复制链接]

1#

二战当中,日本仰仗自身强大的海军实力,一路南下对东南亚地区展开了侵略战争,先后占领印尼与新加坡等地,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珍珠港是太平洋上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日本尤为重视太平洋的制空权以及制海权,珍珠港的重要位置让他们不得不在美国与东南亚地区做出取舍。

最终日本决定发动珍珠港突袭,迫使美国被动卷入二战当中,这也是19世纪以来美国遭遇的第二件别个国家主动攻击美国领土事件。

作为二战中法西斯主义的落败转折点,珍珠港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举足轻重的。这个事件在当时美国国内引起了剧烈轰动,所有美国人都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准备狠狠地教训日本人一顿。但在罗斯福举行的议员投票上,却有一名议员投了反对参战票,此人究竟是谁呢?

偷袭珍珠港

美国时间年12月7日,日本时间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出动六艘航空母舰、多架战机对美国驻扎在珍珠港地区的海军基地以及军用机场分别展开了两次进攻,如此规模的偷袭堪称人类史上绝无仅有史无前例。

事发突然,毫无防备的美国大兵正在享受着愉快的假期,大家各守其职、悠然自得的各自忙碌,殊不知死神的战机正在悄无声息地降临。分钟的空袭过后,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的日本大获全胜,给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此次袭击击沉了4艘战舰、重创7艘战舰、击毁架战机,伤亡士兵。反观日本仅仅牺牲65人,装备上也只是损失了60余架战机,纵观整个美国战争史,他们还从未受过如此重大失利。

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国在二战格局中一直处于孤立主义,既不参战政策。战争的爆发必定会使国家经济衰退,这对于二战军火商,想在战争中一飞冲天的美国自然是下策。

日本突袭珍珠港无疑将美国人的孤立主义化为灰烬,老虎的尾巴摸不得,既然日本决定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美国也没有任何理由避战。

愤怒的美国立即宣布加入二战向日本开战,但按照美国政策,在国家正式交战前,罗斯福总统需要向国会递交参战选票,投票数通过后方可生效。

珍妮特·兰金的选票

国会议员们根据各自态度和美国大环境的考量给出了意见,最终投票结果为参议院82票全数通过,众议院票通过,一票反对。

这一张绝无仅有的反对票出自美国众议员珍妮特之手,作为美国当时第一位女性议员,她的丰功伟绩我们暂且不提,那么为何她会投上这一张对最终结果毫无影响的反对票呢?

在去往华盛顿投票的路上,珍妮特接到了来自家人朋友陆续不停地来电,他们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劝告着珍妮特一定不要投反对票,对此珍妮特则持有自己的态度。

众多议员如期而至赶到国会,会议上罗斯福的演讲过程慷慨激昂,最终以一句“美国将会对日本开战,洗刷耻辱”结束。接下来到了投票环节,结果珍妮特还是坚持或者是顽固地投了一张反对票。

作为议会上独一无二的女议员,珍妮特的投票对美国的宣战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但她的态度却是十分重要的。

果不其然珍妮特之后的政治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坎坷与阻挠,投票的影响在会议结束后就已经显现,众多记者和民众对她指责谩骂,以至于不得不出动警察护送才得以安全回到办公室。

珍妮特在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向民众做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和平派的代表,珍妮特表示我们应该持有更加严谨的证据来验证此事,而不是通过电台苍白的呐喊来决定战士们的生死。

珍妮特表示,她对美国的国防一直持以支持和肯定的态度,但让战士们前往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送死,似乎与美国的国防起不到任何关联。如果是在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子民,总统也不需要过问任何人的意见与看法,这是他自身的职责。

珍妮特的结局

珍妮特在当年较与美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第一个女性议员,在她成为议员后的第三年,美国才出台了女性可以进行选举的政策。但在投完这一张反对票后,珍妮特在第二年再度竞选议员时,预料之中的失败落选,此后再难跻身美国政坛当中。

作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珍妮特早在美国是否要参加一战的选票中,就已经坚定不移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在那场选票中,美国议员们投出了张同意票,59张反对票,珍妮特自然在这59张的队列中。

但是相较于之前的反对票,这次珍妮特孤身一人的反对票,更加激起了普通民众以及政坛对珍妮特强烈的谴责与抗议,这导致这名一意孤行或者是孤胆英雄的女性议员最终陨落在了美国政坛中。

在竞选议员失败后,珍妮特一直游去奋斗于争取美国女性权益的社会活动中,虽然她之前的选票也引起了女性民众们的强烈不满,但珍妮特选择了化干戈为玉。在珍妮特的努力下,美国政府第二年就出台了女性法律层面平等的政策。

年5月18日珍妮特兰金以92岁高龄辞世,遗产全部捐赠基金会。

小结:

从个人所坚守的和平角度而言,珍妮特无疑是一位敢言敢做的孤胆英雄,她的壮举不仅推动了美国女性平等的权益,还为全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想在国家荣辱面前,在国家权益面前,我们不能固执己见拘泥于一种制高点的想法,兵临城下岂有避而不战的道理?敢于亮剑才能守护长久的和平,退缩换来的只能是变本加厉的屈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