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偷袭珍珠港让美国卷入战事,作为盟友的 [复制链接]

1#

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战火,整个战事的性质发生变化,墨索里尼心花怒放。他始终趋向于认为,美国人从根本上说是愚蠢、粗野的,他们居住在“一个黑人和犹太人的国家里”;尽管美国自奉是一个自由国家,但实际上禁止言行自由;在他眼里罗斯福只不过是个人们取笑的对象;他觉得那些对双腿有残疾的人所开的下流玩笑既无聊又庸俗。墨索里尼“把握十足”地认为,美国决不会参战,相信任何阅读美国报刊的人都能明确地得出这一结论。

他也同样有把握地否定了关于美国工业潜力的报道,认为这些报道只是宣传,不必当真。美国在*事上的重要性微乎其微,即使参战,也改变不了敌败我胜的战略态势。早在珍珠港事件以前,他就在考虑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了。日本人在袭击前几天通知了墨索里尼,并立即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虽然德国人是否会全力支持现在还不能十分肯定,但墨索里尼却欣喜万分,因为他认为一场洲际大战就要爆发,并说这场战事早在他意料之中。出于某种未加言明的原因,他声称日美之战很可能意味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将延长五年,他为此感到高兴。

意大利公众可不像他那样兴奋。当他在威尼斯宫的阳台上宣布意大利和美国交战的时候,除了一群有组织的捧场者之外,其他人皆心情沮丧。许多听众都盼望着他宣布战事已近结束,而不愿听到战火四处蔓延。为了弥合群众失望的心理,他迅速改变策略,放出谣言说他违心地参战是屈服于德国的压力。年12月,英国人在利比亚再次获胜,墨索里尼一下子由喜转忧。他一度甚至建议*队放弃昔兰尼加,后撤到五百公里以外的一条新防线。

可是隆美尔认为这是失败主义,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大胆决定:选择这个时刻发起进攻。隆美尔由于吃过亏,对失败主义以及意大利将*不于充分合作一事心有余悸所以在采取这一行动时他没有告知最高统帅部,以免挂名的总司令墨索里尼出面阻止,当消息传到罗马后,墨索里尼下令德国人停止进攻隆美尔拒不服从,于是,属于墨索里尼指挥的意大利部队奉命撤出战斗,并中止与隆美尔合作。然而这并没有能阻止隆美尔又一次赢得惊人的成功,也不妨碍墨索里尼在一切结束之后再次声称,这次胜利他贡献多多。

以后儿个月里,墨索里尼在这一胜利的鼓舞下更加深信,“*注下对了”;胜利将使意大利冠于世界各国之首:处在这个地位,它将能“支配整个欧洲”:战事规模越大,战利品和赔款也就越多。他说这场战事就是法西斯主义一直在追求的那种使人精神焕发的血浴凡是在这一点上与他观点不一样的人都应开除出*。他重申,美国人将不会构成严重的*事问题;他们只热衷于赚钱,对打仗不内行;有关美固生产大量武器的传说只不过是宣传面已。

他本人已开始为和平会议在作准备,并向人们许愿说,今后将不会出现什么战后问题,这题的答案他早已算好了。然而,墨索里尼私下并不总是那么自信。意大利已经精疲力竭在德国人统治下的欧洲很可能困难重重。因此他解释说,他将在沿德国边界继续修建防御工事,保持十五个精锐师。有时,他仍为德国盟友在俄国战场吃败仗而幸灾乐祸。他表白更喜欢日本这个民族,并以此为内容写成文章,蓄意惹得希特勒烦恼不宁。

他还抱怨德国人不格守诺言,没有向意大利提供煤和钢铁,“答应给的东西一点或几乎一点都没有给。”对一个在三年中曾向他提供过四千万吨煤的国家,他竟如此忘恩负义、不知图报!直到此时,墨索里尼还没能够看清局势,认为美国加入战事只能延长战事结束却不会影响胜利,还在筹划战后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益,作为一位领导者,连战况都看不清就小瞧对手,可能会赢得胜利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