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水果,葡萄如何栽培才能产量高,应该是每一个葡萄种植户都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喜欢的朋友记得转发分享以及收藏哦。
(1)选择适宜品种
适用于葡萄设施栽培的主要品种因设施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尽早上市,抢占市场,必须选择极早熟或早熟品种,如早玫瑰、乍娜、紫珍珠、凤凰51号等;为了延长至晚秋或冬季成熟上市,则必须选择极晚熟品种或容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如、、红地球、京亚等。
(2)栽培方式
设施葡萄的架式一般采用单壁篱笆式,株行距可为0.8X1.5M,架高以1.2~1.4M为宜。也可采用双壁篱笆架,株行距为0.5X(1.5~1.8)M。
(3)葡萄设施栽培的管理技术
一、新梢管理。设施栽培因温度、湿度适宜,光照不强,使新梢徒长,应当加强新梢管理。
抹芽和定枝:设施内由于新梢生长旺、加上通风条件差,新梢密度要比露地要小一些。一般篱笆架每隔20厘米左右留一个新梢,棚架每平方米留6~8个新梢,每亩大概留~个,其中营养枝占1/3左右。绑蔓和去卷须:设施栽培由于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所以需要及时绑蔓,并去除卷须。摘心和副梢处理:设施栽培一般能够二次结果,管理上对结果新梢在花前摘心,诱发冬芽二次结果。结果新梢摘心时通常在主梢花序以上留5~6片叶;发育新梢留6~7片叶,摘心后抽生的副梢只保留顶端2个长副梢,其余全部抹掉。二、花果管理。要获得果粒大、色泽好的葡萄,必须控制负载量和每个果穗的果粒数。果穗太多,产量过高,果粒不容易着色;果穗数合适才能保证生产出较大的果粒。
保花保果:通常在花前2~4天对叶片和花序喷布0.2%硼砂或0.2%~0.3%的硼酸溶液,花前对结果新梢或副梢摘心。提高坐果率。确定合理的负载量:设施栽培通常每平米的架面上留6~8个新梢,产果3公斤。一般采用确定结果母枝剪留数量、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疏穗、疏颗粒等措施来确定合理的留果量。结果枝长度达到20厘米至开花前都可以进行疏花序,通常一个果枝留一个果穗,少数壮枝留2穗,弱枝则不留果穗,将产量控制在公斤左右。开花前约一周将花序顶端用手指掐去其全长的1/4或1/5左右,一并掐去副穗,减少果粒数量,让剩下的果粒可以长得大。无核果粒的形成:当前生产上多采用在盛花期和花期后10~20天用25毫克的赤霉素喷布或浸泡果穗2次,就能够获得无核果,也可用其他药剂处理。疏果粒掐序尖:疏除葡萄果穗重的畸形果、小果、病虫果及密挤果,剪掉花序尖,能够增大果粒,提高果穗质量。三、适时扣棚升温。随着葡萄新梢自下而上逐渐成熟,新梢上的冬芽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这种休眠状态一般要在落叶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低温才能解除。打破自然休眠期需要经过7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小时。次年5月底到6月初上市的巨峰一般在12月上旬扣棚,而其他早熟的品种可在11月底开始扣棚。
想要让浆果提前成熟上市,可于落叶后进行人工集中预冷处理方法。扣棚初期,白天盖草帘,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7℃,满足低温需要后逐步升至12℃左右,然后白天揭开帘子升温,夜间盖上保温。15~20天后,芽开始萌动;60~65天后开始开花,花期持续12~15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时间因品种不同而异,巨峰需要约天,早熟品种需要的时间短。
(4)温度控制
葡萄萌芽时,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5℃左右。开花期间,白天控制在28℃,夜间18℃~20℃。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8~20℃。当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降温,夜间揭开棚膜通风。果实成熟期,应当加大昼夜温差,夜间保持在15℃,白天28~30℃,以此挺好果实品质。
(5)湿度控制与灌溉
葡萄萌芽期,为促进萌芽整齐,需反复灌水2~3次,让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花前新梢生长期,需控制灌水,让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开花期应停止灌水,让空气湿度保持在50%左右。果实膨大期,需要小水勤灌,每周一次,让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着色成熟期,为促进成熟,提高果品质量,需停止灌水。
(6)施肥和气体调节
大棚葡萄的基肥通常在10月份施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亩用量~公斤,外加一定量的速效肥和微肥。扣棚后追肥有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次追肥在萌芽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开花前叶面喷施2~3次,喷布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谢花后结合浇水,每亩喷施尿素50公斤。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施入硫酸钾50公斤。从浆果膨大期到浆果成熟,叶面喷布稀土微肥2~3次。棚内二氧化碳不足时,可施用固态二氧化碳等气体肥料来补充,或在中午棚内气温高时采用加大通风的办法,补充二氧化碳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