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xwdt/《孙子兵法》讲:“兵者,诡道也”,行军打仗虽然要用尽一切手段,但是却不能不择手段。在春秋时期,打仗讲究诸多礼仪。比如要等双方摆好阵势之后,才能开始厮杀,而且生擒敌方将领需要放回去……直到《孙子兵法》的出现,战争才变得更加的精彩和复杂。但即便如此,战场上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这些原则根据时代的不同而一直在发生变化。在二战时期,各国都要遵守不杀俘虏、不杀医护人员的原则,这是《日内瓦公约》规定的。
但是在某些时候,总会有国家对这些公约视若无睹,比如在进攻澳大利亚时候的日本。当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时,日本海军又通过偷袭珍珠港的方式,将美国卷入了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便盯上了澳大利亚。作为“通往亚洲的大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驻扎着1.5万盟军,地理位置决定了达尔文的战略枢纽地位。与此同时,达尔文的地理位置也决定着,它必将受到日军的重点打击。
年2月19日,达尔文港阳光灿烂。没有人会想到,数百公里之外,日本的四艘航空母舰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架战斗机和轰炸机随时准备起飞。而此时的达尔文港,除了1.5万名盟军士兵,防空武器几乎没有,连20毫米口径以下的全自动武器都少得可怜。不仅如此,就连美国驻扎在这里的航空编队也不过只有12架P-40E战斗机,飞行员中也仅仅只有一名中校拥有20个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其他的全都是新手。
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这一战胜负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因为“珍珠港事件”才过去不久,所以这一事件也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达尔文港的重要性显然没有珍珠港重要,但日军轰炸达尔文的炸弹数量却比空袭珍珠港时使用的还要多!在这种打击之下,达尔文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平民也被炸伤。澳大利亚政府出动了医疗兵,救治这些受伤的平民。到他们没有想到,日本人竟然会无视《日内瓦公约》公然杀害医疗兵!
医疗兵虽然也是兵,但他们并不上前线打战,而是救死扶伤。出于人道主义,即便是在欧洲战场上势如破竹的纳粹德国,也不曾杀害过敌方的医疗兵和其他医护人员。日军杀戮成性,中国数百万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都被其杀害。因为达尔文港的胜利来得太简单,所以日军毫无保留地释放了他们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大开杀戒。本来还在战与降之间纠结的澳大利亚,此刻已经没有了退路,决定与日军决一死战。
澳大利亚孤悬海外,原本是“世外桃源”。但此次空袭彻底打醒了澳大利亚,国内无数青年踊跃参军。在此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和丘吉尔为军队使用权而吵得不可开交,此时也被搁置争议。从被卷入到战争二战结束,澳大利亚总共向外派遣了超过万士兵,他们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澳大利亚被惹怒之后,对日军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澳大利亚军队使用“蛙跳”战术,突破了日军的海上防御体系。
不可一世的日军多次更换战术,却都没有效果。最终,弹尽粮绝的日军已经到了吃死去同伴尸体的地步,只能向澳大利亚投降。日本17万大军当了俘虏,为了有一线生机,他们也不再管有违武士道了。但澳大利亚的决定让却他们后悔没有决一死战了:为了给在达尔文空袭之中被杀害的医疗兵和医护人员报仇,澳大利亚将17万俘虏悉数处决。日本政府虽然对此不满,作为战败国却也毫无办法,毕竟是他们违背原则在先。
许多时候,原则和底线是不容触碰的。但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日本侵略者将其置若罔闻,最终以17万战俘被杀的结果得到了教训。单就杀降这件事而言,澳大利亚做的的确为有违人道主义。但身为一个中国人,一想起自己的祖先和同胞被日寇杀害、无数的抗日先烈为此献出身命,我只想对澳大利亚政府说:干得漂亮!年2月19日9时58分,达尔文全城拉响了空袭警报,提醒人们记住历史。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再看看一段《澳大利亚人报》曾经就此发表的的社论:
“日本的战争机器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可悲的是,导致暴行发生的意识形态仍然残存于东京许多当权者头脑中,他们仍试图不让后辈了解祖辈们的恶行;并拒绝给受害者以应有的赔偿;最多只是进行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