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期日本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当初美国没有向广岛投放那两颗原子弹,或者是天皇投降的诏令,日本民众肯定会全力以赴,即使在当时日本已溃不成军,在那时盟军驻日本只是时间的快慢罢了,他们还想用“武士道”的精神进行思考,甚至想即使不能胜利,还能够增加盟军的伤亡。
日本是因为原子弹才投降吗?其实因为这一点,他们早有投降的想法
那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美国没有投放那两颗原子弹,日本真的会继续顽强抵抗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二战时期,日本国民的生活状态早已不如之前,国内环境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物资——粮食,就算你有千千万万的弹药,没有粮食的支撑,你怎么有力气去开炮呢?
日本在战争后半段的时候,国土内到处都是饿死的群众,如果再继续顽强抵抗的话,恐怕还没有等到盟军入驻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被饿死了,那个时候肯定会发生恶性事件,即便是天皇可能也无法阻止。其实日本早已采取减缓粮食增加压力而进行侵略计划,比如说朝鲜和台湾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军需,在初期的时候,日本的伙食还不算差。
日本在尝到了好处之后竟异想天开地偷袭珍珠港,这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不可饶恕的事情,这才爆发了太平洋战争,虽然日本的舰队实力强大,但是美国潜艇在太平洋战场上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展开激烈的斗争,对于日本来说,还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后果。
日本占领国的粮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顺利到达日本,在珍珠港事件还没有爆发之前,日本已经储备了万吨的粮食,但是经过一年的时间量是下滑的极其严重,就是因为之前的珍珠港事件破坏了日本运送粮食的途径,而到了年,日本的粮食已经下降到了吨。
这个时候雪上加霜,日本遭遇大饥荒,他们稻米一年的收获,还没有战争爆发之前的一半仅有万吨,日军缺乏粮食,不得不让他们保存实力撤退,但是回国以后他们也是要吃饭的呀,于是,他们就采取了一亿玉碎的战略。而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想要快速结束战争必然要采取战机轰炸,这样对于日本的工业和农业能够产生双重打击。
在心理上慢慢摧毁他们的抵抗想法,但日本如果继续抵抗的话,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会因为饥饿而丧生千万余人,所以日本对于原子弹的威胁,远不如缺乏粮食来得更大,而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转头就认美国做大哥,所以原子弹还不足让日本投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弹尽粮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