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严重质疑珍珠港事件前,军统侦测到日军将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https://m.39.net/pf/a_4549564.html

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东京时间为1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突袭美军位于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历时90分钟的轰炸,击沉美军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炸毁架飞机,并给美军造成余人丧生,余人受伤的严重损失。

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华盛顿获悉这一消息后,面色阴沉地质问掌管情报工作的头头脑脑——

“当冰雹般的炸弹落在珍珠港之前,美军情报部门是瞎了还是聋了?为何一无所知?”

经过彻查,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忽略了一份来自中国的情报,这份情报简要的通报了日军短期内将有可能对美军发起突袭,目标是美军位于太平洋上的某个军事基地,极大概率是珍珠港。

这份来自中国的预警情报是真实存在的,现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TheNationalWWIIMuseum)的馆藏文件中确实存有这份情报的影印件。

那么,中国情报系统是如何获得这份情报的?

现存的史料对这份预警情报的来源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情报来源考:军统监测说

这份情报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通过对日军的无线电侦测获取,并破译。

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有三:

1、白纸黑字,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馆藏的这份电报影印件,正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发来的。

2、由于当时的日军经常轰炸重庆,军统自迁到重庆后,对监测、侦听侵华日军陆军航空队的电台从未间断过。对日军陆军航空队电台的收发规律很熟悉,并能迅速破译。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曾派专员来华,与戴笠领导的军统电讯处展开深度合作。

但是——

1、美方得到中方的预警情报虽然来自国民政府,但并不代表该情报就一定会是军统所提供。

2、空袭珍珠港的日军机群并非侵华日军陆军航空队,而是日本海军大将、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麾下的航母编队舰载机部队。

军统熟悉侵华日军陆军航空队的电台收发规律,并不意味着军统也熟悉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电台收发规律,并且还能破译。

、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与军统的合作,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存在,乃至后来的“中美合作所”建立,都是在两国政府的规划之中,都是属于战时的、正常的双边军事交流项目。

情报来源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厅情报处长杨宣诚

杨宣诚(年—年),湖南长沙人。海军中将,军事情报专家。16岁赴日本留学,年转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学习,8年学成回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急需一批精通日语,具有留日经历的人员作为情报人员,杨宣诚因此进入军事委员会第二厅第一部情报处工作,后升任情报处处长兼对敌宣传组组长。主持对日情报搜集、策反等工作。

年初,由杨宣诚负责的情报处电讯科监测电台侦测到日军电台一组新波段,但这组新波段发报频率很低,电文却很长。由于距离太远,信号非常微弱,无法破译,但杨宣诚始终没有放弃。

经过长期监测,第二厅电讯科海外组通过技术手段侦测发现:该波段来自太平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虽然知道出处,但仍然无法破译。

时间来到了年5月,从这时起,第二厅电讯科海外组侦测到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这一波段突然活跃起来,收发变得非常频繁。

杨宣诚敏锐的感觉到:在太平洋某处重要的区域将会有重大事件发生。

于是火速上报,经过上级研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最终向美国政府通报预警。

情报来源考: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潘汉年

潘汉年(年—年),江苏宜兴人。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卓越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领导对日伪情报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获取日军军事动向的重要战略情报,并通报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外务省在上海开办了一所名为“同文学院”的学校,实质上就是日本外务省在上海设置的一处特务机构,其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汉奸走狗为其所用。

潘汉年借此机会安排了一批我方人员报考该学院,以备不时之需。其中顺利考入的一名学员名叫钟西公,该学员是日侨,更是一名反战同盟的日本共产党员。

钟西公在“同文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外务省满铁系统办事处工作,因本身就是日本人,所以很快成为了一名能够接触到本系统绝密文件的高级职员。

年10月,钟西公看到了外务省一份绝密级的《国际战略形势通报》,通报中明确写道:在年11月底,日本将彻底终止与美国的谈判,并能很好地应对接下来的一切结果。

钟西公对这份通报极为警觉,马上通过渠道直接将该情报传送给潘汉年。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对这份情报进行了研判,并结合其他渠道得来的日本海军各项情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判断——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将有一次重大行动!”

随后,由潘汉年将这一情报通过特殊关系转给了军统。但为了保护钟西公,潘汉年并没有说明情报来源。

中共中央社会部是军统所熟知的,潘汉年的名字对军统情报人员来说更是如雷贯耳。军统因此不敢怠慢,迅速上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最终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将该情报通报美国政府。

结语——

综上所述,这份本来足以改变二战史,却没有受到美国重视的珍贵情报,究竟来源于何处,至今存疑。

以上资料分别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统兴衰实录:国民党将领的亲历回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日夜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