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媒80年后,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谜团仍存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2月7日发表题为《80年后,珍珠港事件仍存几个谜团未解——你可能不知道发生在那个臭名昭著日子里的几件事情》的文章,作者为马特·布利茨,全文摘编如下:

日本政局混乱导致误判

这一天已经载入史册,而且可以说它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日子之一。但据历史学家、《珍珠港事件:从臭名昭著到伟大》一书作者克雷格·纳尔逊称,从一开始就不该发生这样的事情。纳尔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方谈判失败,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

纳尔逊说:“当时日本政府太混乱了,14年里政权更迭了15次。”因为这种频繁的更迭,在战争爆发前的某些时刻,美国本可以与即将上台的新政府就和平协议进行谈判,但美国对日本政治动荡的误解最终导致了战争。

日本通信官擅自推迟电报

在二战前夕,对相距遥远的国家来说,无线电报是最有效的通信方式。直至袭击发生前,美国和日本一直有电报往来。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日本昭和天皇发去电报,希望借助两国长期的和平与友谊来“驱散乌云”。但是,东京电报处的一名陆军军官把这份希求和解的电报给皇宫晚送了10小时,因为他认为战争是日本的命运。

当电报最终送达时,日本已经起草好了一份宣布谈判结束的电报,并打算在发动袭击30分钟前发给美国。然而,又是这名陆军军官再次推迟电报的发送,电报直到袭击发生近两小时后才抵达美国。纳尔逊说:“你几乎可以说,这个臭名昭著的一天就是这个人一手造成的。”

“亚利桑那”号仍在泄漏

年12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满载万加仑燃料,为1月的大陆之行做准备。次日上午8点10分左右,一架日本轰炸机将大量炸弹投到舰上,点燃了燃料。骇人的爆炸将这艘排水量为3.3万吨的战舰掀出水面并撕成两半。

时至今日,“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每天估计还会有2到9夸脱的燃料泄漏到港口。据估计,在这艘锈迹斑斑的船体里,仍有近50万加仑浓稠的船用C级燃料油。环境研究认为,“灾难性”的燃料油泄漏不可避免,但不确定何时会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