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可谓是世界皆知,这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将最后一个中立的大国拉入了战局。但是在偷袭成功后,日本主谋山本五十六却毫无喜色,并对前去致贺的日本军官说:“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因为有研究称珍珠港事件就是美国设计精巧的一个阴谋,日本想要挑战美国,美国便将计就计设下陷阱,上演了“苦肉计”。具体的几点原因线索我们一起来看看。
线索一:早已截取的情报
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年12月7日,在此之前许多证据显示美国早已获取相关情报。代号为“魔术”的美军情报机构在年左右已经能够破获绝大部分日本发出的密码电报,据传一周就有多页。其中,9月24日,日本海军要求檀香山支部了解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确切的停泊位置;11月15日,日本海军要求檀香山一周汇报两次珍珠港动态;11月28日,日本外务省要求檀香山立即销毁密码机;其后,日本换了一台低级的密码机混淆视听继续收集信息……
线索二:众将困惑,舰队调拨
“魔术”收集的情报会定期发到白宫,由总统罗斯福组织美国高级将领参与绝密会议商讨,而除这些人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这些事和这些情报,包括太平洋舰队的司令海军上将金美尔和夏威夷海军基地的其他将领。
年初,太平洋舰队就调离了包括一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在内的约四分之一的作战力量给了大西洋舰队,同时去的还有一批优秀的官兵,为此金美尔多次致电罗斯福请求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并说只有保持足够强大的海军储备才可以震慑住日本,但他殊不知这正是罗斯福调离兵力的原因所在。
线索三:各种“巧合”
巧合一:日本袭击结束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以神奇的速度重新组装改造完成,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大。要知道,军舰的改装是非常复杂的,设备、材料的采购、生产和运输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只能说这是早有准备的。
巧合二:有研究人员翻阅美国红十字会夏威夷分会的-年的财政报告和档案资料,发现在珍珠港时间的前一个月内,红十字会发生过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调动,位置正是夏威夷,而且所有医务人员全部战备值班,不允许请假休息,而事实证明这些人员物资都被用于抢救其后发生的珍珠港偷袭事件。
巧合三:而更加“巧合”(不知是真的巧合还是精心设计)的是,当日本袭击当天,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珍珠港的三座航空母舰,均不在珍珠港,一艘在检修,两外两艘都是正在大海上航行。这样的巧合有点说不过去了,将主力舰队都偷偷的躲起来,像是明明知道要被偷袭所以保存实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