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理老师雷亚鸣蝗灾逼近我国边境,鸡哥有可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baidianfeng/qwzj/

昨天的直播课中,有同学问我,老师能不能讲一下蝗灾?

当前,除疫情外,来自非洲的蝗灾,可能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另一场灾难了。

根据最新报道,多达亿只蝗虫,目前已经度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FAO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6月,届时,蝗虫规模甚至可能增长到当下的倍。

慌不慌?听上去确实是有点慌,毕竟亿只蝗虫,即使我们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平均分下来,一人也得消灭只左右。

再者,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在讲三农问题),蝗虫倘若入境,势必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众所周知,蝗虫的破坏力之所以强,就在于能吃。

每年的粮食产量是一定的,蝗虫把粮食吃了,人就没得吃,于是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粮食短缺与饥荒。

这就是蝗灾为什么能与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为三大天灾。

那这次蝗灾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吗?

我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

首先,来看看这次蝗虫的迁移方向:东非-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南部。

同学们请打开地图册,找到西藏南部和云南南部。

看到没有,这里有什么?这里有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啊同学们!喜马拉雅山脉的平均海拔都在米以上,就算蝗虫一路唱着《我要飞的更高》,它也飞不了这么高。

更不用说这里极端的严寒天气了。

当然,此次蝗群规模庞大,不排除有部分漏网之鱼,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我国。

接下来,话筒交给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

康乐院士的团队曾经破解了造成我国蝗灾的主要对象—飞蝗的基因组。总而言之就是业界权威,至少比我权威。

康乐院士认为,此次蝗灾主要以沙漠蝗虫为主,我国不是沙漠蝗虫的分布区,也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我国的抗蝗历史已近千年,史料中也从来没有沙漠蝗虫成灾的记录。

等等,沙漠蝗虫?!沙皇?恕瑞玛,你们的皇帝回来了!(沙皇-英雄联盟游戏角色,这是他的经典台词)

当然,玩笑归玩笑,面对蝗虫,我们还是要打起精神,认真对待。

自有记录以来,我国就一直属于蝗灾的重灾区,来自《中国救荒史》的数据显示:秦汉时代蝗灾平均每8.8年一次,两宋年间为3.5年,元代1.6年一次,明清两代均为2.8年。

为了防治蝗灾,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智慧,采取了鸣金赶虫和用火诱捕等方法,但事实证明,确实没什么卵用。

进入现代,飞机成为防治蝗虫的重要手段,蝗虫可以飞,飞机也可以飞,飞机还可以喷药进行灭杀作业,蝗虫再猛再能吃飞机吗?

但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第一,许多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飞机数量不足,很难应付如此大规模的蝗灾;第二,是药三分*,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办法,用飞鸟鸡鸭等天敌对蝗灾进行治理,20年前,浙江就有3万只鸭子不远万里乘坐飞机,前往*吃蝗虫。

据当地牧民们介绍,鸭子吃蝗虫的场面是很有看头的。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夹苍蝇般弹无虚发。

这两天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讲的就是*珍珠鸡是如何消灭蝗虫的,堪称现实版的“全*出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当然,这些为农业生态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动物们,最后也没有逃离成为*大盘鸡的命运。

不过,我昨天问过一些朋友,蝗虫会不会飞过来,大家给我的回答都是油锅已经准备好了。

嗯,这波操作很中国。

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想给大家传递两个信息:

1.蝗灾可防可控

2.现阶段不会出现虫传……

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最后,祝我们国家能够早日战胜疫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至于蝗灾,就交给鸡哥和鸭哥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